[实用新型]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3612.X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智;林时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线 型槽高辉度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保持显示器亮度稳定,及大大提升明暗对比效率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背光模块(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由一光源罩10、一光源11、一反射板12、一导光板13、一第一扩散板14、一第一集光板15、一第二集光板16、一第二扩散板17所构成,藉由背光模块提供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光源,然,往往因该背光模块的片材过多,造成组设费时、重量增加、成本增加、电力耗损及需较大容置空间等问题发生,且,当该背光模块内的反射板12、导光板13、第一扩散板14、第一集光板15、第二集光板16、第二扩散板17任一片材不良时,皆会影响输出至液晶显示器的光源,导致液晶显示器所输出的光源辉度不足、影像模糊、色彩不均等问题;
再者,采用一般背光模块的显示器,于使用时,往往皆会发生其显示亮度不断以亮暗交替显示的情形,而造成使用者眼睛疲劳及不适,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眼睛产生病变;
因此,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习用所衍生的各项缺点,及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进而研发此一种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保持显示器亮度稳定,及大大提升明暗对比效率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的技术方案为:其该导光板下端面凸设有二个以上呈曲线状的导光部,藉由该导光部所具曲线状的端面,而使入射导光板的折射光源密集均匀地向上散射,并使光源形成一均辉的面光源自导光板表面射出,再透过一棱镜片的折光与聚光导正,而可保持显示器亮度稳定,及大大提升其明暗对比,进而可使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更为圆融自然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的有益效果为:1、保持亮度稳定;2、改善亮暗交替显示;3、组设便捷;4、节省成本;5、节省电力;6、体积轻薄;7、不需大空间即可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折射侧视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光源罩 11..光源
12..反射板 13..导光板
14..第一扩散板 15..第一集光板
16..第二集光板 17..第二扩散板
21..导光板 211.下端面
212.导光部 213上端面
22..棱镜片 221.微棱镜片
23..反射板 24..光源装置
25..光源罩 3...折射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线V型槽高辉度结构改良,包含:
一导光板21,其该导光板21下端面211凸设有二个以上呈曲线状的导光部212,而导光板21上端面213凸设有若干个以上呈垂直方向排列的导光部212,其中,该导光部212与一个以上的光源装置24相互对应,且藉由该导光部212具曲线状的端面(请参阅图3所示),而使入射导光板21的折射光源3密集均匀地向上散射,并使光源形成一均辉的面光源自导光板21表面射出(请参阅图4所示);
一棱镜片22,其置设于导光板21上方,其中,该棱镜片22一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微棱镜片221,藉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微棱镜片221的折光与聚光导正作用,而以增加出射光源的方向性及将该光源增强放大(请参阅图4所示),使其达到高辉度的目的;
一反射板23,其置设于该导光板21下方,并将该导光板21底面露出的光源反射回该导光板21中,而以增加入射光源的使用率;
一光源装置24,其设于导光板21一侧,该光源装置24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光体(如:发光二极管、灯泡),并藉由该发光体发出液晶显示所需的光源;
一光源罩25,其设于该光源装置24一侧,该光源罩25部份包围该光源装置24,而以将该光源装置24所发出的光线折射入该导光板21中(请参阅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奈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窗、窗帘的安装方式
- 下一篇:锥齿轮双分流三级传动立式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