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3223.7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忠;董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锁闩结构,是指一种应用于辅助锁的锁闩结构,其可使锁闩头滑动顺畅。
背景技术
按照习知的辅助锁锁闩如美国专利US6364382,该锁闩包括一壳体内部容置一锁闩头,并于其前端连接一面板,可锁固于门缘,该壳体纵向后端容置一传动板、一驱动元件及一定位弹簧,且锁闩头后端连接传动板,该传动板可接受驱动元件的推动,使锁闩头位于部分伸出面板或完全缩入面板之间移动,然锁闩头于伸出面板或缩入面板之间的移动时,由于锁闩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很大,会产生滑动不顺畅,或当受侧向力撞击时,容易产生锁闩头与壳体卡死,无法相对运动;况且由于锁闩各部元件之间有余隙的关系,当解锁时,会造成驱动元件驱动传动板拉动锁闩时,锁闩头无法完全缩入面板之内,使得门扉无法开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乃在针对前揭锁闩构造的缺点做改良,产生一新的锁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摩擦小,锁闩头滑动更为顺畅的锁闩结构,解锁时,即便锁闩头若未确实缩入面板内,也不会影响到门的开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锁闩结构,包括有,一壳体;一锁闩头容置于该壳体内,该锁闩头前端具有至少一斜面,当该锁闩头若未完全缩入该壳体内时,开启门板,该锁闩头的斜面会推抵一锁闩头容置孔的边缘,使该锁闩头缩入该壳体内,以允许开门;且该锁闩头的侧面具有一孔,该孔可容置一滚珠,该滚珠部分突出该锁闩头的侧面;一驱动机构,安装于壳体内,连接并驱动锁闩头往复位移。
该滚珠可置换为一滚轴。
该斜面可分别间隔设置于该锁闩头前端两侧面。
该孔可分别间隔设置于该锁闩头的两侧面。
采用上述结构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锁闩头前端设为斜面,锁闩头若未完全缩入壳体内时,该锁闩头的斜面会推抵锁闩头容置孔的边缘,使锁闩头缩入壳体内,而不会影响到门的开启。
2、本实用新型锁闩头的侧面具有孔,该孔可容置滚珠或滚轴,滚珠或滚轴部分突出锁闩头的侧面,锁闩头借着滚珠或滚轴与锁闩箱接触,可减少摩擦,使滑动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部份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锁闩头部分伸出面板外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锁闩头部分伸出面板外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锁闩头部分伸出面板外的侧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图3的5-5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锁闩头部分伸出面板外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的锁闩头些微伸出面板外与锁闩头容置孔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锁闩结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部份分解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壳体 11锁闩箱 12第一连接板
121第一弯折面 122第二弯折面 123第三弯折面
124凸耳 125前定位孔 126后定位孔
127引伸部 128转轴孔 129支持面
130支撑孔 13第二连接板 131孔
132前定位孔 133后定位孔 134引伸部
135转轴孔 136支持面
2锁闩头 21斜面 22孔
22’长方孔 23滚珠 23’滚轴
3面板 5传动板 52矩形槽孔
521前传动壁 522后传动壁 523凸面
524端面 53滑面
6驱动元件 60凸柱 61贯穿孔
62前推顶部 63后推顶部 64第一定位部
65第二定位部
7定位弹簧 71支承部 72弯折部
8锁闩头容置孔 81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下列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3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感温式节能防过压电气煲
- 下一篇:大中型电动机液阻起动器用升降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