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盒装包装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637.8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实;田岛学;福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速客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85/67 | 分类号: | B65D85/67;B65D33/00;B65D8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装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折叠状态的多枚袋子装入所定容器内的盒装包装袋。
技术背景
以垃圾袋或者购物袋为代表的包装袋,在很多情况下,由多枚组成一组被收纳于作为包装的袋子或盒子中。为了收纳装入,需要将多枚包装袋形成一捆。如要将多枚包装袋聚成一捆,例如有将包装袋一枚一枚折叠再将各枚包装袋彼此互相重叠的方法;或者有将多枚包装袋用针孔线连接、或将每枚包装袋重合起来后,再把多枚包装袋如一整张地将其卷起的方法。
通过这样将多枚包装袋形成一捆,就可以将包装袋一枚一枚地取出。
以上背景技术可参照日本特开2005-200064号公报这一专利文献。
现有技术是将如上所述的包装袋一枚一枚重合后卷成卷状,再将卷状的包装袋收纳于上面具有开口的盒子内。但是,现有技术在将包装袋卷绕起来的过程中,由于静电量和重合部分的宽度的设定是任意的,卷绕的张紧力不稳定,所以如此每取出一枚这种类型的包装袋,使用者就需要将手从开口伸入盒子的内部,拉下一枚卷成卷状的包装袋,再从开口处取出。
但是,当需取出多枚包装袋时,使用者必须每次都要从开口将手伸入一枚一枚拉出包装袋,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另外,现有的卷成卷状的包装袋,在重合包装袋时,为了使包装袋彼此之间不易偏移,使重合部分带上静电从而使包装袋之间互相紧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以用简易的动作,从卷成卷状的袋捆上一枚一枚取出该包装袋的盒装包装袋。
鉴于上述事项,本实用新型的盒装包装袋,包括:由多枚带有静电的包装袋组成的卷状的袋捆,邻接的所述包装袋的端部互相重合;收纳袋捆的盒体;盒体至少在其一面上,开设有用于从袋捆上将各个包装袋拉出到盒体外部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宽度小于袋捆的宽度。包装袋在被拉出至盒体的外部时,接触到开口部的边缘部,由于拉出方向上拉伸力的作用,在拉伸过程中所述包装袋的端部与袋捆脱离、可以一枚一枚地取出。
本实用新型是将邻接的包装袋的端部互相重合从而形成连续一体的带状,且用稳定的张紧力卷绕成卷状构成袋捆。这样一来,在取出包装袋时,由于摩擦,使得邻接的包装袋带上静电,在取出每一枚的同时,拉起随后的包装袋的一部分,可以实现所谓的自动弹出(pop-up)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开口部的宽度小于袋捆的宽度,包装袋在被拉出到盒体外部时就会接触到开口部的边缘部。此时,由于拉出方向上拉伸力的作用,在拉出过程中包装袋的端部与袋捆脱离、可以一枚一枚地取出。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顺利地将包装袋从盒体中一枚一枚地取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带上静电而成为整体的多枚包装袋,在分别从开口部被取出时,因拉伸力大于各个包装袋之间的粘着力,使得各包装袋与袋捆脱离,并且连续着的随后的包装袋一部分位于所述开口部外,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盒体内。
也就是说,由于静电互相紧贴着的多枚包装袋,在从开口部被拉出时,接触到开口部的两端部,在此状态下,由于施加了将包装袋从开口部拉出的拉伸力,使得开口部的两端部的接触部分受到压力,利用该压力可以将包装袋之间的紧贴状态剥离开。
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盒装包装袋,可以在从盒体中一枚一枚地取出包装袋的同时,还可以将随后的包装袋的一部分延伸在开口部外、实现所谓的自动弹出的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将卷绕成带状的包装袋的张紧力(以下简称卷绕张紧力)保持稳定,根据形成袋捆的包装袋的数量、包装袋的材质、生产环境(气温、湿度等),来调整静电电压。例如,当气温或湿度较低的情况时降低静电电压,当气温或湿度较高的情况时提高静电电压,以此设定最适合的静电电压。
这样,通过改变静电电压,保持一定的卷绕张紧力,在拉出时,由于摩擦产生稳定的静电,可以提高盒装包装袋的自动弹出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开口部的两端最好形成为曲线。弯曲包括例如形成为圆弧状、或者在开口部的角上形成倒角。这样,由于开口部两端(两边缘)形成为曲线,拉出的包装袋在接触到开口部的两端时,可以防止由于棱角将包装袋碰伤、或者将包装袋钩住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在盒体的侧面上形成有针孔线,沿该针孔线将其撕开形成开口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开口部的两端不要形成有针孔线,开口部的两端仅形成为单纯的切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速客乐株式会社,未经爱速客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踏式输液加压器
- 下一篇:吸入式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