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494.0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1;H01R13/64;H01R1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防止第一端子组与不适配的电子卡或电子转接卡电性接触而发生短路现象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行动电话等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日益发展,为了满足其各式各样的需求,不同的电子卡因此被设计出来,而随着不同的电子卡就会产生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用以令电性连接电子卡及电子装置。电子卡连接器可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印刷底板上,以供电子卡插置,使电子卡与该印刷底板达成电性连接,而可传输电子卡与该印刷底板间的讯号,进而取得彼此之间的信息,又为了与不同规格的电子卡相配合,因此就有多卡连接器的连接器产生。
习知的多卡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3215296号通常具备有一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内设有复数端子组,该复数端子组分别设置绝缘座体内的前、中、后位置,以供不同规格尺寸的电子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端子组形成电性连接;一般来说位于绝缘座体最前方的端子组是供尺寸最小的电子卡(如:XD卡)插接使用,而位于中间的端子组可同时供SD卡、以SD卡为外型的转接卡或RS-MMC卡使用,最后方的端子组则供尺寸最长的MS卡或以MS卡为外型的转接卡插接使用。由于上述的转接卡,(如:Mini SD转接卡)除了本体前端设有接点外,其本体下方也会设有复数转接端子,因此很容易发生误触其它端子组而造成短路的现象。另外如RS-MMC卡本身的长度较短,因此为了使其可与位于中间的端子组电性连接,会在RS-MMC卡的后端RS-MMC卡装设一金属制的加长卡(转接卡),以此增加RS-MMC卡的长度,以利于RS-MMC卡可与中间的端子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加长卡为金属材质,当RS-MMC卡为插卡状态(即形成电性连接)时,其后方的加长卡刚好位于最前方的端子组的上方,所以很容易会发生加长卡与最前方的端子组接触而产生短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以避免第一端子组与其它电子加长卡(转接卡)接触而产生短路的现象,进而可提升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使第一端子前端一体成型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再组装一隔离体,即可达到隔离其它电子卡误触第一端子组的情形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插卡空间,该插卡空间前端形成一开口;一底板,其结合于该绝缘本体下方;复数端子组,是分别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该底板电性连接,该复数端子组更包含装设于邻近开口处的第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是包含复数第一端子,每个第一端子是具有对接部及焊接部,于对接部的一端是一体延伸有一结合部,该复数结合部上装设有隔离体,以避免其它电子卡与对接部接触,且该隔离体的上缘高度是高于对接部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次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插卡空间,该插卡空间前端形成一开口;一底板,其结合于该绝缘本体下方;复数端子组,是分别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并与该底板电性连接,该复数端子组是包含第一端子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是具有复数第一端子,每个第一端子是具有对接部及焊接部,该对接部的一端一体延伸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表面是包覆有隔离层,且该结合部的隆起高度是高于对接部的隆起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该电子卡连接器是于绝缘本体的插卡空间内的前、中、后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第三端子组,且各端子组分别与绝缘本体下方的底板形成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端子组的对接部的一端是一体延伸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高度是高于对接部的高度,且该第一端子组的复数结合部是共同结合一隔离体,使绝缘本体插置不同形式的电子卡时,该等电子卡会接触到隔离体而将第一端子组下压,进而可避免短路的现象产生,使得电性传输更加顺畅及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与隔离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组与隔离体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盖合屏蔽壳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前的侧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RS-MMC卡插入后的侧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XD卡插入后的侧剖图。
图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0、插卡空间
11、开口 12、退卡机构
121、滑动件 122、弹性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饭煲
- 下一篇:通过输入编码点播网络业务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