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转换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483.2 | 申请日: | 200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3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转换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连接器,特别是有关用于燃气车辆贮气罐充气时可按需旋转方向的充气转接头。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其蕴藏量有限,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替代矿物燃油的新能源,其中之一就是液化的气体燃料,例如液化石油气(LPG)。目前液化石油气已在助动车、汽车、叉车上获得广泛使用。由于液化石油气与汽油或柴油等燃料不同,它需要在压力状态下贮存,因此向贮气罐充气需要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有别于汽油或柴油的开放式加注。通常附设在加油站中的LPG加气机,都设置有专用的加气接头,能顺利地与车辆的贮气罐对接。但是一些原有的专加燃气的灌装站却因为充气接头是用另一类夹具枪与贮气罐连接,这就需要转换接头,就产生拧紧时管口的朝向问题,使用十分不便。但随着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车种的增多,贮气罐的加气口形式有所差异,其加气口的位置角度、方向也不尽相同,这就加大了加气管不能顺利地插入充气接头的接口中的可能性,给使用上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转换接头,解决可以绕本体轴线360°范围内任意改变其接口朝向,而不必调整填片厚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充气转换接头,包含本体和与本体呈一定角度的接口,其特征在于:该接口与本体相邻处分别设置有连接轴颈和连接都,该连接轴颈外表面设置有环槽;该连接部包容该连接轴颈并与其密合,且设置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该连接轴颈上的环槽对齐;设置有置入该贯穿孔内的弹性销。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轴颈与接口为一体,该连接部与本体为一体。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轴颈与本体为一体,该连接部与接口为一体。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与连接轴颈间设置有密封垫或密封圈。
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接口间的角度为90°~1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轻松地旋转接口的朝向就可顺利地实现各种形式的贮气罐与加气(油)站的加气管的对接,极大地方便了加气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与车辆贮气罐加气口连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含本体2和接口4两部分,与现有技术本体和接口是一体的充气接头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本体2和接口4是结合在一起可产生相对旋转的两部分。为此该接口4与本体2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颈41,在该连接轴颈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槽42;而该本体2与该接口4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23,该连接轴颈41位于该连接部23的内孔中并与该内孔密切配合,且用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在该连接部23上设置有与环槽42对齐的贯穿孔22。设置有置入该贯穿孔22内的弹性销3。当接口4用弹性销3组装在本体2上时,弹性销3的部分圆柱体嵌合在本体2连接轴颈41的环槽42中,从而使接口4可以绕本体2的轴线作360°的旋转而不会脱落。虽然连接轴颈41与包容它的连接部23的内孔密切配合,但在高压下气体仍有泄漏发生,故在该连接轴颈41与连接部2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或密封垫5,用以防止气体由此泄漏。
本实用新型用设置在本体2另一端的螺纹部21与车辆贮气罐的加气口6连接(参见图2所示),并用套设在该螺纹部21上的垫片1进行密封。当该螺纹部21阳螺纹与加气口上的阴螺纹紧固后,即使接口4的朝向不利于加气管的插入,只要轻轻旋转接口4,在360°的范围内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位置能轻松地实现与加气管的对接。
此外,接口4插入孔的轴线与本体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一般以90°为佳,但也可以扩大至135°。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即将连接轴颈41与本体2做成一体,而将连接部23与接口4做成一体。如此,虽然连接轴颈41和连接部23所固定的位置有所不同,但用弹性销3将它们连接后,其效果与上述的连接轴颈41与接口4成一体,连接部23与本体2成一体完全一致,甚至在外观上也无明显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薄膜晶体管基底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独立冷却系统的电功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