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油水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290.7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川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100辽宁省盘锦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清洗循环液油水分离装置,是自动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的是与日本油罐清洗设备相配套的专门用于清洗油罐的油水分离装置。方法是靠泵将循环液泵入一个露天的长方形水槽的一端,然后用另一台泵将循环液从另一端抽出,循环液在水槽中经过时,循环液中的浮油完全靠与水的密度差的作用自然上浮,然后靠人工将上浮的浮油用木制刮板刮入水槽内的收油槽,再利用另外一个泵将收油槽内的浮油抽走,整个过程是在露天和人工条件下进行的,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污染环境,分离效果不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油水分离作业的油罐清洗循环液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罐体、集油装置、循环液入口、循环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恒压控制连通管,所述恒压控制连通管与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与调节阀连接。
所述恒压控制连通管在罐体内为倒U型管。
所述恒压控制连通管的倒U型管口位于罐体下部,但未与罐底接触。
所述恒压控制连通管从罐底伸出,并沿罐外壁向上延伸至罐轴线水平高度时开始竖直向上,直到超过集油装置的上端平面。
所述罐体内设有整流填料和亲油疏水填料。
所述集油装置包括流道和集油槽,流道为斜坡形设计,集油槽位于流道的坡底。
所述集油槽底部连接浮油回收连通管,所述浮油回收连通管从集油槽底部向下,经罐底引出,然后沿罐外壁的圆弧向上延伸至罐轴线水平高度时开始竖直向上,直到超过集油装置的上端平面。所述浮油回收连通管内有与集油槽底部等高的水柱。
所述浮油回收连通管在罐体外与液位变送器连接,所述液位变送器与回收泵相连。
所述罐体为密闭常压,罐内与大气之间通过进出气阀连通。
所述罐体内设有换热管。
所述罐体底部设有与压缩空气或蒸汽连接的喷射管,喷射管上设有若干对着罐体底部的喷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在自动和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油水分离作业;(2)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3)杜绝了对施工环境的污染;(4)可以对残留液进行油水分离,并达到排放的要求;(5)避免了因油水分离造成人员中毒或遭受火灾情况的发生;(6)体积小,便于运输和野外作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需要密闭自动油水分离并回收浮油,和对含油污水进行达标油水分离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喷射管及换热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循环液由循环液入口3进入罐体1内,处在紊流和湍流流态的循环液经过罐体1内的整流填料9,并在填料9的作用下使循环液平稳的向亲油疏水填料10流动,亲油疏水填料10使循环液内的悬浮物粗粒化而提高了悬浮物的上浮速度。随着循环液不断地进入罐体1内,其内的液位开始上涨。
在罐体1内设置一个恒定水柱,该恒定水柱高度低于集油装置2的上端平面8约20-50mm。当实际水拄高于恒定水柱时,压力变送器6发出电信号给相连接的调节阀7,使调节阀7增大开度,从而增加排出量,降低水拄;当实际水柱低于恒定水柱时,压力变送器6发出电信号给相连接的调节阀7,使调节阀7减小开度,从而减小排出量,增高水柱,这样可将罐体1内的实际水柱高度控制在接近设定的恒定水柱,从而实现了恒定水柱的控制。
当液位超过事先设定的恒定水柱时,在恒定水柱以外的区域的液拄是由水和浮油两种流体构成的,由于浮油的密度小于水,因此由两种流体构成的液拄要比在相同静压力下的水柱高,并且随着浮油厚度的增加,液拄与水拄的差也越大。在受控状态下的恒定水柱不变和循环液在不停的循环情况下,被清洗罐内的大量浮油会不断的被循环液带出并进入罐体1内,其内液拄的高度随浮油的增多而增大,即浮油面的高度逐渐升高。当浮油面高于集油装置2的上端平面8时,浮油靠重力流入浮油回收流道11,并在流道内沿着向下倾斜的坡度一直流到最深处的集油槽12。由于油水界面始终低于集油装置2的上端平面8,因此水始终不会进入浮油回收系统。
浮在罐体1内上部的浮油会因温度低而凝固,影响浮油回收的正常进行,甚至无法回收。本实用新型在罐体1顶部设置了换热管18,其可以给浮油表面加热,始终使浮油处在可流动的状态,消除了因温度低给回收浮油造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川,未经陈玉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操作弹性滑片式梯形导向浮阀
- 下一篇:多方向自动锁闭的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