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2202.3 | 申请日: | 200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德 |
| 主分类号: | B64C31/028 | 分类号: | B64C31/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 地址: |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发动机械装置带动飞行伞进行飞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得到广大爱好者的衷心喜爱。参见附图1、2所示,目前的飞行器,包括动力机械装置1’和飞行伞(图中未示出);所述动力机械装置1’包括前轮10’、后轮11’、底座支架12’、背支架13’、连接支架14’、发动机15’、发动机固定支架16’和护圈17’;所述前轮10’设在底座支架12’的前端,所述底座支架12’的后端与后轮11’通过一支撑轴110’连接;所述背支架13’下端与底座支架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支架13’的上端通过连接支架14’与底座支架1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支架13’的中部水平方向设有发动机固定支架16’,该发动机固定支架16’端部下方设支撑杆160’;所述发动机15’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支架16’上方;所述背支架13’后方,且在发动机15’叶片周围设有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多层护圈17’,该多层护圈17’通过连接杆170’固定在背支架13’上。
但是,现有的飞行器在设计上存在如下缺陷:1)所述的底座支架在飞行器着陆时承受巨大的冲击力,有时会出现弯曲现象;2)所述的后轮的支撑轴在着陆等承受巨大冲击力的情况下,很容易折断;3)多层护圈的设置增大了飞行器的重量,飞行加速度小;4)发动机固定支架仅从是从背支架往后延伸,传力的效果仅从背支架开始传递,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的底座支架能在承受巨大冲击力的情况下,不至弯曲;后轮在承受冲击力时,不易折断;减少了护圈的层数,也既减少了飞行器重量,增加了飞行加速度;发动机固定支架不仅固定在背支架上,同时也固定在底座支架上,动力传递的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包括动力机械装置和飞行伞;所述动力机械装置包括前轮、后轮、底座支架、背支架、连接支架、发动机、发动机固定支架和护圈;所述前轮设在底座支架的前端;所述背支架下端与底座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支架的上端通过连接支架与底座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支架的后端与后轮通过一支撑轴连接,该支撑轴与底座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后轮与支撑轴的连接处还设有一横向连接杆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后轮与支撑轴的连接处设有一斜向连接杆与背支架连接,该斜向连接杆上设有弹簧减震器;这样,既保证了后轮的稳定性,也使后轮的支撑轴不会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支架的正下方设有加强杆,该加强杆和底座支架通过钢圈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护圈仅设一层,以减少飞行器的重量,增加了飞行加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固定架一端固定在底座支架上,中部弯曲固定在背支架上,另一端上方固定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底座支架不易弯曲、后轮支撑轴不会折断、飞行加速度大且传力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飞行器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飞行器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结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动力机械装置1和飞行伞;所述动力机械装置1包括前轮10、后轮11、底座支架12、背支架13、连接支架14、发动机15、发动机固定支架16和护圈17;所述前轮10设在底座支架12的前端;所述背支架13下端与底座支架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支架13的上端通过连接支架14与底座支架12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支架12的后端与后轮11通过一支撑轴110连接,该支撑轴110与底座支架12活动连接,所述后轮11与支撑轴110的连接处还设有一横向连接杆111与底座支架12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后轮11与支撑轴110的连接处设有一斜向连接杆112与背支架13连接,该斜向连接杆112上设有弹簧减震器1120;这样,既保证了后轮11的稳定性,也使后轮的支撑轴110不会折断。
进一步改经的实施例,所述底座支架12的正下方设有加强杆121,该加强杆121和底座支架12通过钢圈套122固定。
进一步改经的实施例,所述护圈17仅设一层,以减少飞行器的重量,增加了飞行加速度。
进一步改经的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固定架16一端固定在底座支架12上,中部弯曲固定在背支架13上,另一端上方固定发动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德,未经杨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