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枢纽器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2114.3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谢仲南;林文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仲南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枢纽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枢纽器定位装置,是在一连接轴件套入枢接件,再套入组件承座,通过套环扣合连接轴件的端部沟槽,固定在组件承座轴孔部,且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由固紧件固定,达到结构稳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枢纽器是应用在计算机或手机的屏幕与机身,或是上盖与机身等等,提供枢转作用,方便调整计算机或手机屏幕角度,或作为上盖的开合枢转,惟,现有枢纽器的枢轴固定只有靠组件承座一卡合点,屏幕或上盖打开时会产生晃动,不易一次定位,甚至枢纽器极易因使用次数频繁,造成枢轴松脱断裂。
且,配合市场需求,计算机或手机趋在轻、薄、短、小,为使所述的现有枢纽器搭配应用,所述的枢轴仅仅为薄薄的一片外壳所覆盖,因此,现有的枢纽器强度不足,无法有力扣住枢轴,且过薄的外壳极易破裂松脱,使枢纽器毁损。
综上现有的缺陷:
枢纽器外壳强度不足,无法有力扣住枢轴。
枢纽器过薄的外壳极易破裂松脱,使枢纽器毁损。
现有枢纽器的枢轴固定,易产生晃动,不易一次定位。
现有枢纽器的枢轴固定,极易因使用次数频繁,造成枢轴松脱断裂。
纵上所述,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现有枢纽器的缺陷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案的枢纽器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纽器定位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的缺陷,达到可稳固定位,使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由固紧件固定,有效避免连结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枢纽器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以迫紧件扣合组件承座轴孔部,使轴孔部不易松脱晃动,有效避免枢纽器因受力不当而损坏的枢纽器定位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定位装置,主要包括:一组件承座、一连接轴件、一套环与至少一枢接件和至少一固紧件,由一连接轴件套入枢接件,再套入组件承座,通过套环扣合连接轴件的端部沟槽,固定在组件承座轴孔部,固紧件为固定环状时设有一下凸部,且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由固定环固定,即可成为一结构稳固的枢纽器定位装置。
其中,所述的枢接件是由至少一片体卷曲成具弹性的柱体所构成,所述的枢接件上设置至少一凹口,且在柱体的一末端设置一凸部,方便对位卡置在轴孔部,其中,所述的片体设有至少一条斜线或曲线的油沟在枢接件轴向展开中间部位。
其中,所述的连接轴件设有至少一油沟槽,油沟槽为直槽型或螺旋型,连接轴件置在轴孔部时,连接轴件的导柱上油沟槽与枢接件的油沟复合相通。
另,所述的组件承座设有一轴孔部供枢接件与连接轴件串置其中,且轴孔部为一开放型轴孔,可以迫紧件扣合组件承座轴孔部,紧密结合枢接件,所述的固紧件视为迫紧件,侧边设有扣接孔,且相对于迫紧件的轴孔部设有扣接凸部,使迫紧件可扣合在组件承座轴孔部,且所述的扣接孔可为至少一圆孔或方孔,相对应的扣接凸部也为圆体或方体,其中,所述的迫紧件也可设置配合枢接件凹口之内凸点,使枢接件还可由至少两固定点固定,不会产生轴向转动,造成晃动或松脱等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迫紧件可扣合在组件承座轴孔部,强度较大。
以迫紧件扣合组件承座轴孔部,使轴孔部不易松脱晃动,有效避免枢纽器因受力不当而损坏。
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由至少两固定点固定,不会产生轴向转动,造成晃动或松脱等情况发生。
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利用固定环固定,结构还稳固。
有效避免连结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具产业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实施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的枢接件的片体展开实施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定位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仲南,未经谢仲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2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阳极板位置矫正装置
- 下一篇:塑料外墙挂板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