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袋折叠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1993.8 | 申请日: | 200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来 | 
| 主分类号: | B31B1/96 | 分类号: | B31B1/96;B65H4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袋 折叠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加工设备,特别是属于一种与制袋机配套使用的塑料袋折叠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人们广泛使用的塑料袋种类较多,有平口袋、方便袋、中缝袋等等,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由制袋机加工制造的,制袋机每制出50至100个塑料袋为一沓由送料装置送出来,但这些被送出来的成沓的塑料袋为便于放置、销售和使用,还需人工一沓沓地经多次折叠叠成长条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塑料袋折叠机,将制袋机上一次次送出的成沓的塑料袋自动折叠成长条状,以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塑料袋折叠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两个压折辊,压折辊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使两压折辊平行靠近;为防止折叠成的塑料袋散开,压折辊的下部还安装带轮,在压折辊和带轮上设置多条皮带。压折辊的左右两侧根据塑料袋的大小及折叠层数要求,每侧安装一个或多个翻折板,翻折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一端安装齿轮,当驱动装置使转轴往复旋转180度时翻折板也随之左右摆动;在两压折辊之间的上方安装插折板,插折板上部安装气缸,当气缸充气工作时插折板随气缸轴做上下直线运动;在塑料袋待要折叠的折线对应的上方位置安装压痕板,压痕板的上部安装气缸,当气缸工作时压痕板可以随气缸轴上下直线运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从制袋机上出来的成沓的塑料袋被平放到本塑料袋折叠机上时,首先气缸驱动压痕板对将要折叠的折线处压上压痕,然后各翻折板依次向压折辊方向翻折180度后又依次回位,此时塑料袋已折成多层平放在两压折辊之上,当气缸推动插折板下移触及到塑料袋的中间位置时,将已折成多层的塑料袋从中间插向两个压折辊之间。在塑料袋被插入并穿过两压折辊缝隙的过程中,处于插折板两侧的部分上翘并竖起,使已叠成多层的塑料袋形成对折,折叠成长条状。折叠成的塑料袋由皮带夹住,不易松散。因压折辊是圆形的并且可以转动,在塑料袋被插入并穿过压折辊缝隙过程中压折辊也随之转动,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插折板下插时的阻力,不起皱,也不易损伤塑料袋。并且通过两压折辊间的弹性连接,使两压折辊之间形成相互靠近的弹性压力,在塑料袋穿过其间受到挤压后被压实不蓬松,避免了最后一次折叠因层数多、厚度大、宽度小、压不实易反弹的问题。叠成的塑料袋平整光洁,省工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事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所示,塑料袋折叠机包括机架10,机架上平行设置两个压折辊1,压折辊的两端轴颈2上设置支架7,支架的下端用销轴5与机架的下部连接,支架7可以绕销轴5摆动,支架的下部安装皮带轮3,皮带轮3和压折辊1上安装多条皮带4,两支架间安装弹簧6,通过弹簧6拉动支架7可使两压折辊1平行靠近;在两压折辊之间的上方安装插折板13,插折板上端连接气缸14,当气缸充气时能驱动插折板13上下移动,在触及两压折辊1的接触点后能克服压折辊的靠近力将其撑开缝隙。压折辊的左右两侧安装翻折板转轴11,转轴的侧面固定安装翻折板9,转轴的一端安装齿轮8,在靠近翻折板转轴朝向压折辊的一侧对应的上方设置压痕板12,压痕板与气缸15连接,当气缸15充气工作时能驱动压痕板上下移动,在压痕板触及塑料袋时,可将待要折叠的塑料袋折线处压上压痕,这样一来折叠起来的塑料袋更整齐。因塑料袋的尺寸规格较多,并且对叠成的规格和层数要求也多样化,如果塑料袋的规格大、需要折叠的层数多,就需要相应地增加一侧或两侧翻折板和压痕板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翻折板往返转动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带动下的凸轮摇杆机构,也可以是步进电机或者起动元件,但这都是该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便可实现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从制袋机上产出的成沓的塑料袋平放到本塑料袋折叠机上时,首先两气缸15推动压痕板12同时向下移动,在塑料袋16待要折叠的折线处压上压痕;在压痕板回位抬起后左侧的翻折板9开始向右摆动,在摆动至180度时将塑料袋的左侧部分折向压折辊1,这时候塑料袋16被折叠成两层,如附图3所示。待左侧的翻折板回位后右侧的翻折板9又开始向左摆动,在摆动至180度时又将塑料袋的右侧部分折向压折辊1,这时候塑料袋16被折叠成三层,如附图4所示。在右侧的翻折板回位后已折叠成三层的塑料袋16平放在两个压折辊上面,处于两翻折板转轴11之间,在翻折板回位后,气缸14推动插折板13向下移动触及到塑料袋16的中间,如附图5所示。在插折板将塑料袋插向两个压折辊之间时,能够克服压折辊间的弹性压力撑开缝隙穿过压辊,在插入并穿过过程中,已折成三层的塑料袋两侧上翘竖起,形成对折,折成六层,如附图6所示。在塑料袋通过压辊1后插折板13从塑料袋16中抽出回位,两压折辊1在弹簧6的作用下重新靠紧,折叠成把的塑料袋由两边的皮带4夹住不会散开,整个折叠程序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来,未经王秀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