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差发电与供热联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917.7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葆光(大连)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4 | 分类号: | F03G7/04;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 发电 供热 联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差发电与供热联合装置,尤其是供热与发电共用蒸发器、冷凝器的联合装置。
背景技术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人提出了海洋温差发电,日本佐贺大学海洋能源研究中心的上原春男教授从1973年开始进行研究。他研究的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氨和水的混合液,做为带动涡轮机的蒸气,因为与水的沸点100℃相比,氨水的沸点是33℃,容易沸腾。
该系统借助表面海水的热量,利用蒸发器使混合液沸腾,用氨蒸气带动涡轮机发电。氨蒸气做功发电后会被深层海水冷却,重新变成液体。如此循环,进行发电。
该系统需要从深层海水取水,且需要与表层海水有25℃的温差,对于该系统的投资费用以及运行成本是不利的。
目前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热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供热,它的蒸发器端通过提取低温水中的热量,在冷凝器端制备高温热水供热,通常两端水温差在25℃左右。尤其是当水源热泵的低温水源来自电厂汽轮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海水或淡水)时,效果更佳。然而夏季和其他过渡季节由于没有供冷需求,水源热泵几乎都闲置不用,对设备而言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海水温差发电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使用区域受限,水源热泵闲置所带来的浪费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差发电与供热联合装置。该装置采用低蒸发温度、高饱和蒸汽压的物质氟里昂做为工作介质,供热系统与温差发电系统共用同一套蒸发器与冷凝器,从而使本装置适用在有大量冷却水余热的场所,如:电厂、工厂,也可应用在表层与底层温差较大的海域中,冬季该装置以热泵形式供热,其他季节以温差发电形式用于发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储液罐、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电磁阀、阀门、工质升压泵等部件连接组成。工质为低蒸发温度、高饱和蒸汽压的氟里昂。
在装置的储液罐中注入液态工质,发电时打开阀门11、13及工质升压泵,关闭阀门12、14。打开膨胀阀,液态工质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另一侧中温水将热量传给工质,工质迅速蒸发变为高压气态膨胀,气态工质经过阀门11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工质做功发电后压力变低,通过阀门13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另一侧的冷却水将其冷却为低压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再经工质升压泵返回到储液罐中,完成整个发电过程。
供热时,打开阀门12、14,关闭阀门11、13及工质升压泵。打开膨胀阀,液态工质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另一侧中温水将热量传给工质,工质吸热迅速蒸发变为高压气态膨胀,气态工质经过阀门12进入压缩机,经过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工质,通过阀门14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另一侧的冷却水升高温度,向外供热,并将工质冷却变为低压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再返回到储液罐中,完成整个供热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利用同样的低温热源或冷却水进行温差发电或供热,一机两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汽轮机,2.发电机,3.冷凝器,4.储液罐,5.膨胀阀,6.蒸发器,7.压缩机,8.电磁阀,10.工质升压泵,11.阀门,12.阀门,13.阀门,1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在装置的储液罐(4)中注入液态工质,发电时打开阀门(11)、(13)及工质升压泵(10),关闭阀门(12)、(14)。打开电磁阀(8)、膨胀阀(5),液态工质进入蒸发器(6),蒸发器另一侧中温水将热量传给工质,工质迅速蒸发变为高压气态膨胀,气态工质经过阀门(11)进入汽轮机(1),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2)发电。工质做功发电后压力变低,通过阀门(13)进入冷凝器(3),冷凝器(3)另一侧的冷却水将其冷却为低压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再经工质升压泵(10)返回到储液罐(4)中,完成整个发电过程。
供热时,打开阀门(12)、(14),关闭阀门(11)、(13)及工质升压泵(10)。打开膨胀阀(5)、电磁阀(8),液态工质进入蒸发器(6),蒸发器另一侧中温水将热量传给工质,工质吸热迅速蒸发变为高压气态膨胀,气态工质经过阀门(12)进入压缩机(7),经过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工质,通过阀门(14)进入冷凝器(3),冷凝器另一侧的冷却水升高温度,向外供热,并将工质冷却变为低压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再返回到储液罐(4)中,完成整个供热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葆光(大连)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葆光(大连)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