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卸转接钻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1907.3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惠坤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9/00 | 分类号: | B23B4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水霞;陈宏林 |
地址: | 710089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特别是用于自动进给钻的快卸转接钻套。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自动进给钻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先进工具,使用自动进给钻进行钻孔作业时,通常需要一种称为转接钻套的辅助工装将自动进给钻的外套筒与工件钻模板相连接,达到为自动进给刀具导向和定位的作用。现有的转接钻套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是一种整体的套筒结构,套筒的一端与自动进给钻的外套筒螺纹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台,用于抵压工件钻模板,套筒内腔大小与自动进给刀具配套。实际使用时,由于加工不同的孔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甚至加工一个孔根据工艺要求也要使用多把不同的刀具,使用每把刀具都需要有与刀具直径相对应的转接钻套。现有转接钻套存在的问题是,更换刀具时,必须将整个转接钻套与自动进给钻完全拆卸分离,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多次拆卸会对自动进给钻和转接钻套的连接螺纹造成损伤,影响自动进给钻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卸转接钻套,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快卸转接钻套,由转接器和刀具钻套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刀具钻套与转接器之间快卸连接,转接器上设有外接螺纹。
使用时,将转接器上的外接螺纹与自动进给钻的外套筒螺接,刀具钻套与转接器快速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换刀具时,只需要将刀具钻套从转接器上快卸下来,更换与刀具配套的刀具钻套,再将刀具钻套与转接器连接即可,避免了将整个转接器与自动进给钻脱开,以此提高换刀速度和加工效率,减少频繁更换转接钻套对自动进给钻外套筒螺纹接口的损伤。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该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
图2本发明的快卸转接钻套结构示意
图3是图2中转接器部分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2中刀具钻套部分结构示意
图中编号说明:1转接器、2刀具钻套、3弹珠、4内衬套、5外衬套、6快卸环、7复位弹簧、8限位凸台、9窝腔、10夹层空间、11通孔、12连接腔、13套柄、14卡窝、15套杆、16、套杆内腔、17外接螺纹
具体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快卸转接钻套,是由转接器1和刀具钻套2两部分组合而成。刀具钻套2插接在转接器1的连接腔12内,刀具钻套2与转接器1之间通过弹珠3卡接。转接器1与自动进给风钻的外套筒端口的螺纹连接(图中自动进给风钻未示出)。
参见图3,转接器1含有内衬套4、外衬套5和快卸环6,快卸环6套接在内衬套4的外侧,外衬套5与内衬套4相固定,外衬套5的端头外侧设有外接螺纹17,用于将转接器1与自动进给钻连接,内衬套4的壁上有两个通孔11,孔内镶嵌有弹珠3,弹珠3的直径大于内衬套的壁厚,该通孔11加工时采用工艺收口的方法以防止弹珠3掉出,快卸环6的内侧设有与弹珠配套的窝腔9,快卸环6覆盖着弹珠3,快卸环6在内衬套4的表面可以滑动,使内衬套4的内腔形成一个由弹珠3卡接的连接腔12。
为了限制快卸环6在内衬套4表面的滑动范围,在内衬套4外表面的近前端处设有一个限位凸台8,以阻挡快卸环6的前移,快卸环6的另一端位于内衬套4与外衬套5形成的夹层空间10内,该夹层内设有一复位弹簧7。正常情况下复位弹簧7将快卸环6顶向限位凸台8,快卸环6的内侧壁将弹珠3压向转接器1的内腔,恰好卡在刀具钻套套柄13的卡窝14内实现卡接的功能。更换刀具钻套2时,将快卸环6向后推压,压缩复位弹簧7,使快卸环6内侧壁上的窝腔9位移到弹珠3处,即可将刀具钻套2从转接器1的内腔拔出,再将更换的合适刀具钻套的套柄13插入转接器1内腔,直至套柄13上的卡窝14位于弹珠3处,松开快卸环6,复位弹簧7将快卸环6复位,弹珠3将转接器1与更换的刀具钻套2重新卡接。
图4实施例中所示的刀具钻套2是一个含有套杆15和套柄13的中空结构,其套杆前腔处的内径是整个刀具钻套和转接器内腔的最小处,套杆前腔的内径与自动进给刀具的大小配套,套柄13的端部外径与转接器内衬套4的连接腔12配套,套柄13上设有与弹珠3配套的卡窝14,套杆前端的内径16与自动进给的刀具(附图中省略未示出)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旁通的方形十六芯柴油预过滤装置
- 下一篇:锪平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