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777.3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齐月魁;张松杰;徐学军;李民;王晓梅;于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鸿斌;金杰 |
地址: | 300280天津市大港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封隔完井 工艺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是利用一趟注水泥筛管实现定位膨胀的多级封隔的新型完井工艺管柱,属于油气井固井过程中使用的工艺管柱装备。
技术背景
目前,对于一口井包含多个油层的大位移井、水平井等,其油层有的需要固井,有的需要下入筛管,且还有需要下入多个封隔器进行封隔。传统的完井方法是采用分层次完井作业,即先座挂尾管,打开分级箍、管外封隔器进行注水泥作业,候凝;然后再下入小钻杆钻水泥塞、盲板;起出管柱,再次下入内管柱对多管外封隔器进行充填膨胀作业。这种完井方法,完井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高,也不利于油气层保护,故目前缺少一种采用一趟管柱就能完成注水泥作业的多级膨胀封隔悬挂尾管的管柱和相应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该管柱可实现一趟内管定位显示、充填膨胀、对筛管上部注水泥且不留水泥塞,配合相应的工艺步骤,就可实现减少多层次完井作业中的起下钻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即一种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是由生产管柱和内管柱构成,内管柱安装在生产管柱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生产管柱由上至下依次由尾管悬挂器和筛管连接而成,注水泥滑套、定位装置、管外封隔器依油层位置顺序安装在筛管的外壁上,内管柱由上至下依次由承压悬挂器分级膨胀总成、定位显示装置、球座、滑套打开关闭装置连接而成,内管柱通过尾管悬挂器连接在生产管柱内。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6、管外封隔器7顺序安装在筛管10的外壁上,对于每个单一油层,管外封隔器7与上、下2个定位装置6形成一组筛管外封隔定位膨胀装置,当包含多个油层需要固井时,依据油层的相对位置,定位装置6和管外封隔器7顺序间隔安装在筛管10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是由送入管柱2下到预定位置,并悬挂在外部套管1上,将内管柱与生产管柱脱离,内管柱和送入管柱保持连接和密封;或只下入生产管柱到预定位置,再用送入管柱将内管柱下入到生产管柱内,内管柱和送入管柱保持连接和密封。内管柱有分级膨胀总成8和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通过送入管柱的上提下放进行定位膨胀、注水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过程和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生产管柱按顺序连接好,将尾管悬挂器3、筛管10和注水泥滑套5、定位装置6、管外封隔器7按顺序连接好,然后将内管柱,即按顺序由球座11、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定位显示装置12、分级膨胀总成8、承压悬挂器4连接而成的内管柱,下入到生产管柱内,最后共同连接在尾管悬挂器3上;
第二步,由送入管柱2将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下到预定位置。通过送入管柱2投阀球,阀球到达球座11内。通过送入管柱2加液压,使尾管悬挂器3悬挂倒扣后,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定位显示装置12、分级膨胀总成8、承压悬挂器4与尾管悬挂器3脱离,此时送入管柱2与内管柱仍保持密封;
第三步,通过送入管柱2继续打压,关闭承压悬挂装置4的传压孔;上提送入管柱2,从下往上,将定位显示装置12与生产管柱定位装置6定位,此时分级膨胀总成8密封管外封隔器7,以加液压方式膨胀,密封井眼;
第四步,再上提送入管柱2,分别打开生产管柱上的管外封隔器7,当分级膨胀总成8上行到注水泥滑套5时,进行注水泥作业;
第五步,注水泥结束后,用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关闭注水泥滑套5的循环孔,继续加压,打开球座11,进行洗井,将多余水泥洗至地面;
第六步,起出内管柱,即将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定位显示装置12、多级膨胀总成8、承压悬挂装置4起出,实现完井。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及其工艺过程,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完井中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1中,外部套管1、送入管柱2、尾管悬挂器3、承压悬挂装置4、注水泥滑套5、定位装置6、管外封隔器7、分级膨胀总成8、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筛管10、球座11、定位显示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予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封隔完井工艺管柱是由生产管柱和内管柱构成,内管柱安装在生产管柱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生产管柱由上至下依次由尾管悬挂器3和筛管10连接而成,注水泥滑套5、定位装置6、管外封隔器7依油层位置顺序安装在筛管10的外壁上,内管柱由上至下依次由承压悬挂器4、分级膨胀总成8、定位显示装置12、球座11、滑套打开关闭装置9连接而成,内管柱通过尾管悬挂器3连接在生产管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导轨座水平设置的玻璃切桌
- 下一篇:替代阻流环式的自封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