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及其灯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1661.X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7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许蕙茹;郭柏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08 | 分类号: | F21V21/108;F21V21/116;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灯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固定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设置于一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灯管固定装置,其可有效地将灯管固定并避免背光模块在对应于灯管的弯折部产生亮带。
背景技术
在一直下式背光模块中,多半使用复数具有至少一弯折部的灯管,如U形灯管或C形灯管,以提供背光模块的光源并简化提供这些灯管运作所需电源的电源线路的复杂度,即使这些电源线路位于背光模块的同一侧。但是,由于这些灯管在邻近其弯折部的亮度较它们其余部分(如直线部)的亮度为高,所以业界一般使用各种形式的遮光手段遮盖此一部份的灯管,以使整体背光模块所提供光源的均匀度不会受到此部分灯管的亮度的影响。
图1是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其显示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包括一侧框11,其具有一前表面111、一倾斜表面112、一侧表面113以及一底表面(图中未示)。其中,前表面111挖设有复数开孔114,使得复数灯管12可穿透侧框11而出。如图1所示,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由于利用侧框11将灯管12的弯折部整个覆盖住,以将此部分灯管所提供的光源遮蔽,所以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的侧框11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厚度。如此,便导致一具有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的背光模块的侧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造成此背光模块的显示区域的面积受到限制。此外,由于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仅由形成于其前表面111的开孔114固定灯管12的位置,所以当此背光模块被倾斜放置或被上下颠倒地放置时,这些灯管12仍有可能因重力的缘故而改变它们位置,造成此背光模块的灯管的整体分布产生改变,而无法继续提供均匀的光源。
因此,业界需要一种可有效地固定一背光模块的灯管位置并避免于灯管的弯折部产生亮带的灯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灯管固定装置,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管固定装置,适用于一背光模块,其包括:
一侧框,具有一前表面及至少一凹孔;
一固定座,设置于该侧框的该前表面上,该固定座包含一固定凸块及左右对称的二支撑耳;
一灯管固持组件,包含一主体部及一连接基座,且该主体部嵌合于该凹孔中;以及
一灯管,设置于该侧框中,并由该固定座与该灯管固持组件固定。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灯管固持组件的该主体部设有一卡槽,以容置该灯管,该主体部并配合该二支撑耳将该灯管定位。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座的该固定凸块下方包含一第一卡扣组件与该灯管固持组件的该主体部上方的一第二卡扣组件相嵌合。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卡扣组件为固定销,该第二卡扣组件为固定孔。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销为一圆柱销,该固定孔为一圆形固定孔。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卡扣组件为固定孔,该第二卡扣组件为固定销。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二支撑耳具有的支撑面为弧面。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为直下式背光模块。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灯管固持组件的该连接基座位于该主体部的底表面。
所述的灯管固定装置,其中该灯管为U形灯管、C形灯管或任何具有至少一弯折部的灯管。
综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的灯管固定装置的侧框与灯管固持组件互相结合后,此背光模块所使用的复数灯管的位置便被固定,所以整个灯管固定程序不仅简便,且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的灯管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也远较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为佳。此外,由于在固定灯管后,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的灯管固定装置的灯管固持组件的主体部可覆盖住灯管弯折部(如U形灯管的弯折部)的至少一部分,所以此部分灯管(弯折部)所产生的亮度并不会全部都到达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出光面,而仅有部分的亮度(约略等于灯管直线部分所产生的亮度)可到达此背光模块的出光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可避免在其对应于灯管(U形灯管或C形灯管)弯折部的部分产生亮带,减低此背光模块所提供的光源均匀度受到的不良影响。最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的灯管固定装置并非利用其侧框将灯管弯折部整个覆盖住的方法固定灯管的位置,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具有的灯管固定装置的厚度相当有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侧框可进一步缩减其厚度,进而扩大此背光模块的出光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灯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管与灯管固定装置于安装完成时的态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管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 下一篇:双头捡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