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轮式替换起子的推出导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630.4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恺中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B25B23/00;B25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替换 起子 推出 导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弹性片体的线接触压抵,可使得导正压抵的力量更为扩大平均于起子头的平面位置,进而使起子头更稳定确实的导正角位,以便顺利的推移至前端多角孔段,以供操作使用的转轮式替换起子的推出导正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2,其为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第93120188号(美国专利第6,928,908号),名称为“具棘轮装置的转轮式替换起子”,其棘轮装置包括有棘轮座20、棘齿套管21及切换转盖22,棘轮座20中心开设一贯通孔201,以供套穿棘齿套管21,棘轮座20上另设有可伸缩的卡掣块202、203,其可通过由切换转盖22上的凹槽壁221作选择切换,以控制卡掣棘齿套管21的方向,棘齿套管21的外环面是环设有可与卡掣块202、203卡掣的棘齿211,套管的前端内孔为多角孔段212,后端相通的内孔为圆孔段213,其中,在该后端圆孔段213设有一对应多角孔段212平面位置214(如六角孔的任一壁面)的弹性导引装置,该弹性导引装置是在管体上开设一未完全贯穿圆孔段213的盲孔215,并在该盲孔215置入一滚珠216,再以一弹性环圈217限位滚珠216,使得滚珠216可弹性凸伸入圆孔段213内,并对应多角孔段212平面位置214,借着棘轮装置的控制,棘齿套管21即可在棘轮座20内作正向或逆向的转动。请参阅图3、4,该棘轮装置是装设于握柄30的前端,握柄30内则装设一具数个起子容置槽311的偏心转轮31,起子容置槽311分别置入不同规格的六角状起子头32,并以一压盖33限位后,即可偏心对应棘齿套管21的圆孔段213;一对应棘齿套管21中心轴线的推杆34,其前端固设有一磁吸组件341,后端则为一推盖342,利用推移推盖342,可使推杆34伸入起子容置槽311内,以将起子头32推出起子容置槽311,而进入棘齿套管21的圆孔段213。请参阅图4、5,由于该起子具有棘轮装置,因此棘齿套管21为可转动的型态,进而使得棘齿套管21前端多角孔段212的角位随时变动,且变动的角度不一定,因此起子头32在被推出进入棘齿套管21的前端多角孔段212时,必须先作一角位的调整,以与多角孔段212的角位相同,如此才能顺利进入多角孔段212;该角位的调整是利用弹性环圈217及滚珠216的弹性压力,压迫起子头32于圆孔段213内旋转至使其可平均受压,而此可平均受压的角度即为起子头32平面位置,进而使起子头32的角位对正棘齿套管21的前端多角孔段的角位,而能顺利进入棘齿套管21的多角孔段212。然而以弹性环圈217及滚珠216压迫起子头32在圆孔段213内旋转的弹性导引装置,在实际使用上,却仍有如下的缺陷:
在滚珠216压迫起子头32导正的过程中,起子头32会逐步旋转以平面位置对应滚珠216,然而因该滚珠216是以点接触的方式抵顶起子头32,使得导正的力量无法随着起子头32的旋转而逐步扩大平均压抵于起子头32的平面位置上,因此在起子头32的旋转导正动作上无法十分顺遂,而导致角位调整上的一些偏差,进而造成起子头32无法顺利进入棘齿套管21的多角孔段212。
由于滚珠216是以点接触的方式抵顶起子头32,因此在装设上必须较为精准对位于前端多角孔段212平面位置214的中心轴线,如此才能使滚珠216压抵于起子头32的力量较为平均,角位调整亦较为顺遂,但是,在棘齿套管21的圆孔段213上,要能精准对位于多角孔段212平面位置214的中心轴线开设盲孔215,以装设滚珠216,有其相当的困难度,若加工上稍有偏差,即导致滚珠216压抵于起子头32的力量不平均,而导致角位调整上的偏差,因此不易达成所需的加工准确度。
本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转轮式替换起子的推出导正装置,该起子本体的前端是装设一具有棘轮座及棘齿套管的棘轮装置,其中,该棘齿套管的前端内孔为多角孔段,后端的内孔则为圆孔段,该后端圆孔段在对应前端多角孔段平面位置处,设有具弯折状压抵部的弹性片体,且使该压抵部凸伸圆孔段内,以压抵导正起子头;据此,利用该弹性片体压抵部的线接触压抵,可使得导正压抵的力量更为扩大平均于起子头的平面位置,进而使起子头更稳定确实的导正角位,以便顺利的推移至前端多角孔段,以供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轮式替换起子的推出导正装置,其中,该具弯折状压抵部的弹性片体,由于是以线接触的方式压抵起子头,因此即便于装设上稍有误差而无法准确对位于前端多角孔段平面位置的中心轴线时,其仍可以线接触的方式压抵起子头导正角位,而易于达到所需的加工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恺中,未经曾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1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