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脚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50538.6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均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脚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脚架结构,尤指一种固定于自行车外挂式五通管轴承周缘的脚架结构,其能无伤害车架本体材质及稳固支撑整体车身重量。
背景技术
自行车最早是一种交通工具,演变至今骑自行车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休闲娱乐,并且越来越注重自行车的功能性及安全性,故自行车的构造也不断的精进改良,如同停车时支撑车身的脚架,市面上就有不同方式与车身相结合,以达能稳固的支撑整体车身的功效,以避免自行车停车时倾倒而造成危险。
请参阅图6所示,该公知自行车的停车脚架5上端枢结有一夹座51,用于夹持结合于车架6的下叉杆61,该夹座51另向上延伸有一夹持部52,可夹持固定于该上叉杆62,使该停车柱53能活动枢转,以利于自行车停车的支撑作用;请续参阅图7所示,为另一公知的自行车停车的脚架7,该脚架7的一端枢结有一结合座71,此结合座71与车架8的下叉杆81中间的结合杆82穿设固定,作为自行车于停车时的立地支撑。
但是该公知停车的脚架结构,是将脚架直接固定于车架本体的后叉或下叉杆的中间适当处,其脚架与车架本体接触结合处易造成结构应力强度上的破坏,且脚架固定于后叉或下叉杆位置并非车身的重心,对于稳定支撑车身不尽理想,故针对背景技术的困扰,实有加以解决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脚架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固定于自行车外挂式五通管轴承周缘的脚架结构,使之停车时可更稳固地支撑车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行车的脚架结构,其包含:一固定部,为环形固定部内缘与五通管的外挂式轴承外侧周缘结合;一承杆部,接设于该固定部,该承杆部支撑车身;所述脚架结构结合于车身重心,使停车可更稳固支撑车身。
优选,该固定部由上弧片与下弧座对应组成。
优选,一抵杆穿设固定于该下弧座的结合片,该抵杆抵顶该车架的下叉杆。
优选,上述承杆部结合固定于该下弧座的结合片。
优选,该承杆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架体、二连接块及一支撑杆。
优选,该承杆部的支撑架体及二连接块,通过固定元件依序锁设固定于固定部。
优选,该承杆部的支撑架体一端活动枢接一支撑杆。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脚架结构,是利用该组成的环形固定部内缘空间与外挂式五通管轴承的外侧周缘结合,使该承杆部的支撑杆可于该支撑架体活动枢转停车定位,且可避免脚架结构于组装时伤害车架本体材质的疑虑,提升车架整体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脚架结构,其固定部的上弧片与下弧座是对应枢结而成,且整体停车定位处恰位于车的之重心,故具有稳固支撑整体车身重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设于外挂式五通管轴承周缘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停车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公知结构的外观立体视图。
图7为另一公知结构的立体实施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固定部 11上弧片
12下弧座 13结合片
14抵杆 2承杆部
21支撑架体 22连接块
23支撑杆 3外挂式轴承
4车架 41五通管
42下叉杆
(公知)
5脚架 51夹座
52夹持部 53停车柱
6车架 61下叉杆
62上叉杆 7脚架
71结合座 8脚架
81下叉杆 82结合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脚架结构,是有关于一种固定于自行车外挂式五通管轴承周缘的脚架装置,其包含:
一固定部1,由上弧片11与下弧座12对应所组成,该组成的环形固定部1内缘空间与穿设五通管41的外挂式轴承3外侧周缘结合,请一并参阅图4,该下弧座12的另一端设为一结合片13,一抵杆14穿设固定于该结合片13,该抵杆14供抵顶该车架4的下叉杆42;
一承杆部2,是指一接设于固定部1结合片13的支撑架体21,通过二连接块22及固定元件依序锁设固定而成,且该支撑架体21一端活动枢接一支撑杆23,利于该支撑杆23活动枢转停车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众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名片夹电路
- 下一篇:高速钻孔用散热辅助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