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湿排汗肤触调节布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313.0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6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杰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排汗 调节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湿排汗肤触调节布料,当布料的水份蒸发量小于人体水份的排出量时,使与外层布网洞相对应的内层布向网洞方向凸起,减少与人体皮肤吸附接触的面积,通过由接触面积的减少,可减低人体对于含水份内层布的不舒适性。
背景技术
穿着于人体的衣服布料,吸附有人体皮肤所产生的湿气或汗水时,因人体皮肤表面较为光滑,布料多会吸附在皮肤表面,布料上的湿气或汗水会使皮肤产生湿黏的不舒适感,为改善此种缺点,市场上有吸湿排汗布料产品的产生,而吸湿排汗布料的种类已有多种,其主要的功能多在利用结构上的设计将布料上的水份通过由人体及外在温差,将水份蒸发于空气中,以保持人体皮肤的舒适性。
请配合参考图4所示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91762号”排汗布料”新型专利案,为一种制作成本较低的吸湿排汗布料,其具有相互堆叠结合的外层布30与内层布40,外层布30由高丹尼数的人造纤维编织而成,内层布40由低丹尼数的人造纤维编织而成,丹尼数是指纤维纱重量的单位,即纱的粗细、经纬值,丹尼数愈高,则重量愈重,且紧密度愈强;丹尼数愈低,重量愈轻,且紧密度愈弱。
此种吸湿排汗布料制成的衣裤等衣物,是利用内层布40与使用者的皮肤相互接触,而外层布30是暴露于外界。
而当使用者穿着此布料制成的衣裤等衣物,因运动或其它种种原因使皮肤表面所产生的湿气或汗水,会先被与皮肤接触的内层布40所吸收,由于内层布40与外层布30有着相当丹尼数的差异,外层布30的吸水速度会比内层布40大许多,因此位于内层布40的汗水会经由虹吸现象,而被吸引至外层布30,再经由人体的体温与外在的温度差异,而使外层布30水份蒸发至空气中,如此,使得穿着此种布料衣物者,不会产生因水份造成内层布与身体皮肤吸附黏着所产生不舒适的困扰。
然而,此种布料衣物仍有其缺点存在,即当使用者所排出的汗水量大于布料的水份的蒸发量时,仍然会造成大量吸收有汗水的内层布40吸附黏着于身体皮肤表面处,故仍然会造成使用者有潮湿黏着的不舒适感,实有在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肤触调节布料,当布料的水份蒸发量小于人体水份的排出量时,使与外层布网洞相对应的内层布部分向网洞凸伸,进而减少内层布与人体皮肤吸附接触的面积,通过由接触面积的减少,可减低人体对含有水份布料接触所产生的不舒适性的衣料结构。
为达到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吸湿排汗肤触调节布料,由高亲水性人造纤维编织而成的外层布及一由低亲水性人造纤平整维编织而成的内层布织造结合所组成,于外层布形成有多数个网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由外层布与内层布间亲水性高低的差异,外层布会对内层布的水份产生虹吸现象,内层布的水份会被吸收至外层布处,再通过由人体体温与外在温度蒸发至空气中;当布料的水份蒸发量小于人体水份的排出量时,因吸水度的差别,因外层布充满水份体积膨涨产生延伸扩张作用,迫使网洞孔径变小,改变相对于网洞处的内层布表面张力,使得相对于网洞处的内层布表面向网洞方向凸起,可减少内层布与人体皮肤吸附接触的面积,通过由接触面积的减少,可减低人体皮肤因与含有水份的内层布吸附接触所产生的不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动作剖面图,当内层布贴附于穿着者的身体表面,部分的内层布被吸入外层布的网洞内;
图4是现有的吸湿排汗布料的局部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外层布 11网洞
20内层布 30外层布
40内层布 A身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杰,未经张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