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0092.7 | 申请日: | 2007-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晃祯;侯儒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V8/00;F21V5/08;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发光 装置 | ||
1.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光线射入面、至少一光线射出面及至少一设于该壳体的内部的导光面;
多个经配置设于该导光面的一表面上的导光件;
至少一邻设于该光线射入面的发光源;及
其特征是,该光线射入面邻设于壳体的末端,使光线自该壳体的末端射入至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导光面上,并经由该导光面将光线导引至该光线射出面;其中该导光面的导光件经配置以将自该光线射入面射入的光线通过反射及折射作用将其导引自该光线射出面射出,故使相对于该光线射出面的欲照明区域的每分区可调整其所要求的照明均匀性或非均匀性来符合设计上的需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导光件朝该壳体的内部及该导光面的外侧方向而向外突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导光件与壳体的导光面呈一体成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设于导光面上的导光件的数量依其相距于该光线射入面的距离由近至远而逐渐增加或由近至远而逐渐减少或随机分布将取决于设计上的需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导光件呈彼此相间隔的凸件,且该些凸件以彼此相互平行的方式设于该导光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导光件呈彼此相间隔的点状凸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点状凸件的数量是规律性地由其相距于该光线射入面的距离由近至远而逐渐增加。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设于该壳体上的反光组件,该反光组件的至少部分包覆该壳体的导光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设于该壳体上的扩散组件,该扩散组件的至少部分包覆该壳体的光线射出面。
11.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光线射入面、至少一光线射出面及至少一设于该壳体的内部的导光面;
多个经配置设于该导光面的一表面上的导光件;
至少一邻设于该光线射入面的发光源;
至少一反光组件,其至少部分包覆该壳体的导光面;及
其特征是,该光线射入面邻设于壳体的末端,使光线自该壳体的末端射入至设于该壳体内部的导光面上,并经由该导光面将光线导引至该光线射出面;该反光组件具有一反光面,以将自光线射入面的光线朝该光线射出面反射出;及其中该反光组件及导光件可同时作用以通过反射及折射作用将光线朝该光线射出面射出,故使相对于该光线射出面的欲照明区域可调整其所要求的照明均匀性或非均匀性来符合设计上的需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导光件朝该壳体的内部及该导光面的外侧方向而向外突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导光件与壳体的导光面呈一体成形。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设于导光面上的导光件的数量依其相距于该光线射入面的距离由近至远而逐渐增加或由近至远而逐渐减少或随机分布将取决于设计上的需求。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导光件呈彼此相间隔的凸件,且该些凸件以彼此相互平行的方式设于该导光面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导光件呈彼此相间隔的点状凸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些点状凸件的数量是规律性地由其相距于该光线射入面的距离由近至远而逐渐增加。
18.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该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设于该壳体上的扩散组件,该扩散组件的至少部分包覆该壳体的光线射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0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