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肩带防滑落隆胸胸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0086.1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凤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带 滑落 隆胸 胸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罩,特别涉及一种肩带防滑落隆胸胸罩,属于服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胸罩左肩带与后横围的交点在身体中轴线的左边,右肩带与后横围的交点在身体中轴线的右边。肩带与后横围的底线基本成直角,其几何原理如图1:肩宽顶点F在以H为圆心,HA为半径的弧线AB上。因此,经常出现胸罩穿一段时间后,肩带由肩部滑落下来的尴尬情况。并且,在力学角度看,现有的肩带结构对乳房起到向背部挤压的作用力,对乳房造成向扁平挤压的后果,不能突出胸部立体感。因此不能充分展示女性的魅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带防滑落隆胸胸罩。
技术内容是:胸罩的肩带结构如图2。胸罩左肩带与胸罩后横围的交点K在身体的中轴线的右边;胸罩右肩带与胸罩后横围的交点K’在身体的中轴线的左边。K和K’是以身体中轴线为对称轴的两个点。为了保持其对称性,易于穿脱,本实用新型采取在身体两侧开口,开口的具体位置在身体两侧的腋下方。其肩带防滑落的几何原理是:肩宽顶点F在以K为圆心,以KA为半径的弧线AC外(如图1)。同时改变了肩带的角度。肩带的结构在图2的基本原理下还可以做成图3和图4的样式。
技术效果:从根本上杜绝了肩带滑落情况的出现。因为,肩带对乳房起到了向上提拉的作用,增强了胸部的立体感,起到了隆胸的作用。
其特征在于:胸罩左肩带或其延长线与胸罩后横围的交点在身体的中轴线的右边:胸罩右肩带或其延长线与胸罩后横围的交点在身体的中轴线的左边。胸罩在身体两侧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在公知的胸罩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对比图。线段A’H’,AH,是公知的胸罩肩带。线段A’K’,AK,是本实用新型的胸罩肩带。直线O’O是身体中轴线。F和F’点是肩宽顶点。线段MN是胸罩后横围。点A,A’是肩带与肩部的交点。弧线AC是以K为圆心,以AK为半径所画的弧线。弧线AB是以H为圆心,以AH为半径所画的弧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肩带结构图。直线O’O是身体中轴线。线段MN是胸罩后横围。线段A’K’,AK,是本实用新型的胸罩肩带。点W是两条肩带的交点。
图3:是在图2的原理下的一种变形。直线O’O是身体中轴线。线段MN是胸罩后横围。两个肩带的交点处是一个调整环,K和K’分别是变形后的肩带与后横围的交点,线段K’K穿过调整环,AS和A’G分别和调整环相交于S点和G点。
图4:是在图2的原理下的另一种变形。直线O’O是身体中轴线。线段MN是胸罩后横围。两个肩带的焦点处是一个调整环,线段WO,AS,A’G是变形后的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胸罩前杯与后横围相交处,即腋下位置各开一口,既保持了对称性,也便于穿脱。同时也保持了后横围光华平整,保持了美感。开口用挂钩连接。由于开口长度增加,可以适当增加挂钩的密度。左右两条肩带做成如图2样式,也可以做成多种变形,如图3,图4。图3是利用调整环将肩带分成三部分或四部分。图4是在基本原理上的变形,利用调整环将肩带变形成为“丫”字形。这样更加简单和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凤,未经李建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0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冷拉挤出条料冷却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清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