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管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9736.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0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丰收;宋生印;冯耀荣;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管多轴 复合 载荷 疲劳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管作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管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管作业与传统的油管柱作业相比具有大幅度减小钻机费用、节省起下作业管柱的时间、消除上卸单根的繁重劳动、连续灵活地向井下循环工作液、减小地层伤害、安全可靠、用途广等优点,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已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
连续管作业过程从连续管从滚筒上展开开始,经导向架、注入头下入油井,再从油井经过注入头、导向架缠绕到滚筒上。一次作业连续管至少要在内、外压和轴向载荷条件下经历6次弯曲变形。每次弯曲变形管壁上的最大应变都在2%~3%,管子的变形进入塑性阶段。连续管在这样的工况下主要以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的形式发生失效。连续管的低周疲劳性能是影响连续管应用的关键因素。并且随着连续管管径增大,其用途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所受载荷的提高,连续管的在多轴复合载荷下的低周疲劳问题愈发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对连续管的疲劳寿命预测及相应的评估技术还不成熟。虽然国内引进连续管作业机虽较早,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还不成熟。现在国内还没有完整的连续管生产线,国内使用的连续管主要依靠进口。国内尚没有检测和评估的连续管的体系和装置。这影响和制约了连续管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工业中的应用。连续管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性能试验装置成为连续管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管作业中的一种连续管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连续管试件1、拉伸液压缸2、弯曲模板3、弯曲变形液压缸4、拉伸缸夹头5、连续管缺陷测量传感器6、弯曲变形位移传感器7、矫直模板8,连续管试件1置于拉伸液压缸2内,拉伸液压缸2上设置有拉伸缸夹头5,弯曲模板3上设有连续管缺陷测量传感器6,弯曲变形液压缸4的两端装有弯曲变形位移传感器7。
连续管试件1的两侧分别装有弯曲模板3、矫直模板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弯曲变形液压缸4,实现对弯曲、拉伸和内压加载动态的精确控制,可以模拟连续管在作业过程承受的多轴复合载荷工况,进行连续管多轴复合载荷低周疲劳试验,评价连续管的可靠性。主要应用于连续管生产公司或检测与评价,预测新连续管在作业中的低周疲劳,评价连续管的可靠性,指导连续管在油气田现场安全可靠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连续管试件1可以在拉伸液压缸2作用下,产生拉伸载荷;由弯曲变形液压缸4作用下并由弯曲变形位移传感器7监控按照已知半径的弯曲模板3和矫直模板8产生弯曲和矫直的反复弯曲变形;由管内拉伸缸夹头5产生连续管的内压。并由连续管缺陷测量传感器6监测连续管的失效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智能卡式预付费复费率电能表
- 下一篇:铸造成型双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