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级二段防止注水层段反吐窜流分注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9729.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级 二段 防止 注水 层段反吐窜流分注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工业注水管柱用一级二段防止注水层段反吐窜流分注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在中浅井多油层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使用偏心分层注水管柱非常普遍,所占比例在80%以上。一级二段偏心分注管柱所应用的分注工具主要有偏心配水器、封隔器、支撑水力卡瓦、双球座、筛管、丝堵等。正常注水时,注水能正常从油管经偏心配水器进入地层,满足分注需要。但是,由于偏心分注管柱结构配套的不完善,一旦停泵停注,存在以下3个方面问题:①对于大部分常开型偏心配水器,注入地层中的水就会通过偏心配水器由压力高的注水层段反吐窜流进压力低的注水层段或地面干线;②由于大多数井的分注封隔器设计有反洗通道,正常注水时,油压大于套压,洗井阀关闭,停泵停注后,油压小于或等于套压,洗井阀会被打开,注入地层的水也会通过封隔器洗井通道由压力高的注水层段反吐窜流进压力低的注水层段或地面干线;③双球座只是单流阀,不能有效阻止水的双向流动。由于偏心分注管柱未能有效解决分注层段反吐窜流问题,注入水反吐窜流不仅会造成投捞测配成功率低、洗井阀卡、单流阀球座关闭不严、地层出砂缩短分注管柱有效期而修井作业,而且还损伤地层能量,降低注水效果,直接影响着油田采油经济效益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石油工业注水管柱用一级二段防止注水层段反吐窜流分注管柱,它在注入水在防止层段反吐窜流分注管柱中只能单向流,可以有效避免注入水在层段反吐窜流现象的发生;投捞测配成功率高,且不需要洗井,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管柱对于稠油井、出砂井、调剖后分注井、注水压力较低且层段压差较大的中浅井适应性强,管柱分注有效期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支撑水力卡瓦3、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分注油管5、丝堵6、上注水层段9、下注水层段10,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位于上注水层段9和下注水层段10之间,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同时位于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和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之间,分注油管5内分别装有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支撑水力卡瓦3置于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的下部,分注油管5的底部装有丝堵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注入水在防止层段反吐窜流分注管柱中只能单向流,可以有效避免注入水在层段反吐窜流现象的发生;2.投捞测配成功率高,且不需要洗井,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3.管柱对于稠油井、出砂井、调剖后分注井、注水压力较低且层段压差较大的中浅井适应性强,管柱分注有效期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支撑水力卡瓦3、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分注油管5、丝堵6、上注水层段9、下注水层段10,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不仅位于上注水层段9和下注水层段10之间,而且也位于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和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之间,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给上注水层段9注水,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给下注水层段10注水,支撑水力卡瓦3在不一级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的下部,丝堵6位于油管5的最底部。可根据需要在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的上部添加油管伸缩补偿器、水井双向锚。所用的偏心配水器均为防反吐偏心配水器,所用的封隔器为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正常注水时,注水只能从分注油管5经管柱中的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流入分注油管5与套管7形成环行空间,再由分注油管5与套管7环行空间进入上注水层段9、下注水层段10。一旦停泵停注,一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1、二级防反吐偏心配水器4、丝堵6可有效阻止分注油管5与套管7环行空间的水进入分注油管,防止上注水层段9、下注水层段10反吐,一级不可反洗井压缩式封隔器2由于没有洗井通道,封隔器的密封机构可以在注水层段之间起有效封隔作用,防止注水层段反吐窜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锁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天然气摩托车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