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445.1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基忠;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弘泰斯奔思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1/06;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67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结水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蒸汽凝结水为主要介质的热能及汽-水的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使得凝结水回收管网可以顺利中途再次加压、将汽-水混合物进行远距离输送的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是应用非常普遍的传热、做功介质,其在放出热量之后就变成了高温凝结水。内部仍含有大量的热能,其能量大约是对应蒸汽能量的25%~30%,如何将这些凝结水回收再加以利用,确是非常重要的节能降耗措施。然而,实际应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问题之一:各路凝结水管网不均压。
根据蒸汽的特性,不同压力下产生的凝结水的温度就不同。高温的凝结水在回流的过程中压力不断下降,由于多余内能无处消耗,其中一部分水必然转化为二次蒸汽(也称闪蒸汽)。这就导致凝结水管网实际上充满闪蒸汽的汽-水混合的压力管网。高压的凝结水会阻止低压的凝结水进入管网。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常则采用开放式的凝结水回收,即:在恰当的地方设置开式集水罐,使闪蒸汽对大气放空,实现各路均压,然后再加以回收。这样大约占凝结水质量10%~30%的凝结水变成闪蒸汽就白白浪费了,而且环境也很不好看。
问题之二:直接对给凝结水增压输送,但难以解决来水受阻的问题。
若采用封闭式回收凝结水,再加压输送,固然可以回收凝结水。但是封闭必然造成凝结水管网的憋压,导致前端换热器的凝结水无法排出,回收系统整体瘫痪,失去存在的意义。
问题之三:使用电泵输送的诸多不便。
回收后的凝结水输送,若用电泵就需要单独引线,在石油化工等企业,所有的电机及电器都必须满足防爆要求,造成购置设备成本上升,并增加了危险因素。
凝结水在开式集水罐内,即使没有闪蒸汽,当采用电泵吸入再加压时,凝结水继续闪蒸,往往造成电泵叶轮根部严重汽蚀,叶轮寿命骤减。
对高温高压蒸汽凝结水进行闭式回收加以再利用,是一项很好的节能措施。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蒸汽凝结水的回收率目前还不到30%,在大力提倡节约能源的今天,则是非常重要节能科技研究课题。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凭多年从事蒸汽领域研发、制造的经验,历经多次开发、试验、精心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凝结水的闭式回收装置,以对凝结水实现有效回收,改善上述公知的排凝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凝结水收集罐,为封闭式结构,收集至少一路凝结水上游来水管线的凝结水;
至少一闪蒸汽增压装置,该闪蒸汽增压装置的二入口端分别连接至外部蒸汽管线及凝结水收集罐的闪蒸汽出口,该增压装置以高压蒸汽为动力,对凝结水收集罐内分离出的闪蒸汽进行压力提升;
至少一个凝结水加压装置,对于收集罐内的凝结水进行增压,使之能够克服泵出口背压进入汽水混合器内;
至少一汽水混合装置,其液体入口与凝结水加压装置相连,汽体入口与闪蒸汽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来自凝结水加压装置的凝结水与来自闪蒸汽增压装置的蒸汽在此混合后输送至下游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处理后,外部过来的多路蒸汽凝结水,可以轻松自如地进入凝结水收集罐,没有受到压力阻挡;没有闪蒸汽排空,闪蒸汽被蒸汽喷射器加压后,具备较高的压力势能;凝结水自收集罐底部进入加压泵,对凝结水增压;被分别增压的闪蒸汽和凝结水进入汽水混合器相对均匀混合后,向下游管网继续流动;该凝结水增压装置可以是蒸汽驱动的自动泵,自动泵内部有浮球液面开启执行机构,不需要电气控制;由于该泵采用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故不需要使用电力操作,现场很容易实现且不用考虑防爆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蒸汽凝结水的完全闭式回收,避免了闪蒸汽的放空和空气对凝结水的再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1、外部蒸汽管线 102、凝结水上游涞水管线 103、蒸汽喷射器
104、凝结水收集罐 105、管道 106、凝结水自动泵
107、汽水混合器 108、凝结水下游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弘泰斯奔思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弘泰斯奔思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式背光模块的胶条
- 下一篇:建筑工程水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