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运动员低氧训练、富氧恢复的体育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92.3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才;房诗宏;戴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1G10/00;A61G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102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动员 低氧 训练 恢复 体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运动员低氧训练、富氧恢复的体育训练系统,属于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体育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体育科学研究表明,高原缺氧环境对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原训练方法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先后建成高原训练基地,有的已达到较大的训练规模和较高的研究水平。许多国家的运动队伍在参加世界重大比赛前都有计划地到高原训练基地进行强化训练,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高原训练可改善径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此外,对最大速度、爆发力和力量指标均有提高,300米跑后血乳酸浓度要高于平原时的浓度,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浓度,在高原时也高一些。
但是运动员到高原训练,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往返高原的转移,费用高和浪费时间,其次是高原反应,高度单一等,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模拟高原训练,所需的设施可分为两大类:
1、压力舱式:在一封闭的空间内,用抽气泵来调节居室内的气压及氧分压,使之达到相当于所要求的不同海拔高度(可调节高度从海拔1000~4000米),一般称这种小室为压力舱。
压力舱的面积从几十平方米至数百平方米不等,面积小者只能进行运动(跑台或功率自行车),面积大者还可在舱内作为期数周的居住及运动。目前,国际上最大的供训练用的压力舱在德国柏林附近的金宝(Kinbau)基地,舱面积为18×18米,达324平方米(装备有4部跑台、20部功率自行车),还有一个100平方米的水池供皮划艇选手训练。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利用地下的废弃坑道改装成几十平方米的压力舱供训练用。
2、面罩式:通过低氧仪调节吸入气的成分,即增加氮气的比例,使受试者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低氧混合气体。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20.94%,通过低氧仪,可将氧容积的百分比,调整在20~10%的区域内,作任意选择(19%时,约800米海拔高度;17%时,约1700米海拔高度;16%时,约2200米海拔高度;13%时,接近于4000米高度)。此方法实质上为间歇性低氧训练,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其理论是由高原训练派生的。
低氧训练是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体能。低氧训练既可以通过低氧暴露提高机体氧运输和利用能力,又可以通过低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它避免了高原训练时由于缺氧造成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下降、疲劳恢复减慢等弊端,并且在低氧环境下可以获得有益的生理适应(诸如血红蛋白提高),还可以增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因此,低氧训练不仅能达到高原训练的效果,而且避免了高原训练的不足。
模拟高原地区缺氧与真正的高原训练相比对运动员来说,其特点为:机体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反复短暂的低氧刺激,低氧刺激方式为间歇性,使机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有利于呼吸循环系统机能的增强;低氧浓度可以人为调节,以满足不同个体低氧能力适应能力的需要。在低氧刺激过程中,可随机体适应情况逐渐加强低氧刺激程度,避免了持续恒定低氧引起的不足,并防止机体组织受损伤,富氧间歇创造了再生和生物合成的适宜条件;低氧刺激与运动负荷同步进行,有利于训练计划的实施和训练质量的保证。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中运动,不仅可以保证运动强度,并且不影响训练结构的整体安排,使机能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利用富氧小环境有利于训练后体能的迅速恢复;节省了运动员的宝贵时间,并避免了许多副作用,如高原反应等。
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气体代谢效率,促进运动能力提高,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近几年该方法在登山队、飞行员和宇航员的耐缺氧能力训练中得到应用。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
对竞技运动员来说,身体的恢复是相当重要的。富氧环境有利于疲劳的恢复,将室内环境空气的氧浓度由正常的21%,提高至23~28%,处于环境中的人体内血氧含量可提高5倍以上,起到保健治疗、迅速恢复疲劳的作用。
运动员一般上高原进行缺氧训练,不仅需要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浪费了宝贵的训练时间,而且在缺氧状态下会产生睡眠质量差、易疲劳、难恢复等问题,不利于训练质量的保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