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气管道开孔联头的氮气置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35.5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江;禚月平;张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7/10;B23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琦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气 管道 开孔联头 氮气 置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地面工程管道动火联头开孔时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气管道开孔联头的氮气置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经常遇有一些需要更新改造而又必须在运行管线上停产,进行动火(焊接)开孔联头工作,为确保施工安全,因此在工作之前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由于现技术主要通过切换流程采用污水或水泥车扫线方法,以及采用板孔及封堵工艺技术,然后才可动火联头但是这两种方式均存在着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及措施费用高,施工不便的缺点。为此一种在管道进行动火开孔联头时利用氮气不燃烧不助燃的物理性质和气体的流动特性的氮气置换装置较成功解决了上述的难题,经现场表明该装置在动火联头施工时能安全、高效且施工费用低,经查本技术未见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的任务,本装置是由氮气瓶通过扫线阀门连接的氮气输入管、生产管线组成;所述的生产管线内插入一根出油管,该出油管另一端经阀门与软管出油管线联结,软管出油管线经扫线器阀门与收油槽相通,在出油管上面装有联头阀门。
所述的生产管线连接一个接地装置,该装置有三根镀锌角钢板被埋在地下,然后用橡胶软铜线与生产管线上面的活接点相接,做为地线,防止漏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特点:
本装置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在生产管线上接有氮气瓶,在对生产管线扫线时可将管线内原油或气体置换出来,尤其是在施工中,首先将压力大于1.0MPa的氮气从氮气输入管内充入生产管线内,由于增加其内部压力,利用气体由高压向低压流动及氮气不易燃烧特性将管线内部的油气易燃体从生产管线内顶出,使氮气充入剩余的空间内,这样便可达到扫线目的,切实保证了管道为实现动火,联头工作能具有一个安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由1、氮气瓶,2、氮气体输入管,3、出油管,4、盘根,5、阀门,C、连头阀门,8、软管出油管线,9、扫线阀门,11、橡胶软铜线,12、接地装置,13、镀锌角钢板,14、出油管端部,15、活接点,16、压力表,18、生产管线,19、收油槽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氮气瓶1内装有扫线时用惰性氮气,该气体具有不燃烧特点通过氮气输入管2被输送进入到生产管线18内,对管线内的气体及原油进行扫线置换以便在管线上进行动火联头工作,所述的生产管线为输油管线也可为油管及其它含有原油或气体的钢管,当需要进行开孔联头时先要在生产管线18内插入一根出油管3,在出油管的插入口处通过盘根4密封,出油管线与氮气体输入管2相通,该出油管3在插入生产管线以后要保持出油管底面始终处于水平生产管线18内原油的液面之下;出油管3另一端经阀门5与软管出油管线8及另一阀门5相接后又与收油槽19相通,在出油管3上面还装有连头阀门C。
在完成上述装置安装后,首先打开联头阀门C,然后依次打开三个阀门5,最后缓慢再打开扫线阀门9,使氮气逐步进入到生产管线18内,此时氮气压力保持在0.05-0.2MPa间,该压力由压力表16指出,在氮气压力作用下管线内原油通过出油管3进入收油槽19中,氮气随之逐渐充满管内空间,当出油管3出口排出气体时,表明管内原油已经置换完毕,最后再使用油气浓度检测仪检查油气浓度是否达到动火施工要求,在满足动火条件下方可进行动火施工。
实施例2:
为防止静电事故,在联头工作开始之前其活接点15与接地装置必须接好,该装置是在生产管线18上面连接一个接地装置,该装置由三块镀锌角钢板13被埋在地下1.5米深处位置并用橡胶软铜线11,连接在生产管线上面,地线接地电阻为≤10欧姆,所述阀门5、扫线阀门9、联头阀门C均为Z41H-2.5型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卡规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的三通道旁通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