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的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12.4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3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寇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金生 |
主分类号: | E04B1/02 | 分类号: | E04B1/02;E04B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300456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 房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尤其是一种具有抗震性的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其结构体系要不断的完善,而这一完善过程是围绕着解决荷载与结构构件体系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这对基本矛盾来展开的。随着人们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入,认识了构成矛盾的诸多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共性与特性、特征,使建筑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构成矛盾的主体双方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有些问题在初始阶段就开始发生,其中判断问题因素有利与不利能否保持矛盾体的平衡是研究问题的主要课题,技术层面为结构选型的合理性,力学模型的合理性,概念设计的合理性,即要考虑构筑物构成的主导应力即结构杆件在承载过程中的相互约束。
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各个构件之间要产生约束应力,而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体积收缩以及温度变化差异带来的胀缩不均匀等因素会产生次应力,由此使杆件上产生的应变效应是不容忽视的,而在自然条件的环境下,建筑物所产生的一些受力状态下的变化就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方法来改变,以加强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是由单独成片受力的墙板、楼板相互的空间联系形成空间结构体系,其连接节点十分重要,既要保证结构体系有足够的整体刚性和整个结构承载能力的安全性,又要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施工方便、易于调整安装误差,如果构件连接不牢固,支承长度不够及构件失稳等,都会使结构丧失整体性而破坏,保证承重构件的强度、刚度,加强连接节点的强度,刚度,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完成各种荷载的传递过程,是构成理想的立体空间结构体系的关键之一。
现有技术中全装配式房屋各个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是在连接端的平面端头上设置连接件,墙板之间应力全靠固于墙板内的连接件承受,连接强度较低,这一缺陷限制了全装配式房屋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成房屋的各个墙板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性的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震的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包括设置在基础底板或其上的基础梁上的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和楼板,其相互连接构成一层或多层的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房屋,其特征是:构成房屋外墙的外墙板和用于分割房屋内水平空间的内墙板的相邻的接合侧面,为相匹配的榫槽结构,即在所述墙板的左右两侧的接合端的端面上凸设榫头,榫头之间构成沟槽,该种墙板在组构房屋时,相邻墙板的两端连接边缘的榫头和沟槽匹配插接构成榫槽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在墙板的榫头上沿竖直方向穿设预留孔,当若干块该墙板插接在一起时,在各墙板的榫头上设有的各该预留孔上下对齐,组成一孔道,在该孔道内穿设钢筋,孔道内灌注水泥砂浆,构成榫槽铆楔结构。
该榫槽铆楔连接结构保证了节点接头的摩擦面积。
在榫槽结合处可留有缝隙,其可方便组装,装设完成,其中填充水泥砂浆或掺有微膨剂的水泥砂浆。
所述带有榫槽结构的墙板的所述榫头可以作成直榫和/或燕尾榫,和/或楔型直榫;
所述燕尾榫为其上的榫头上下侧面垂直于墙板立面但至少一个侧面倾斜于墙板的横截面的榫头,其可以分为单燕尾榫头和双燕尾榫结构,
所述单燕尾榫是上下榫头侧面中的一侧面倾斜于墙板的横截面而另一侧面为平行于横截面的燕尾榫,其间构成一侧为平直边、一侧为倾斜边的槽;
所述双燕尾榫是上下榫头两侧面为相对称倾斜于墙横截面的燕尾榫,其间构成两侧为对称倾斜面的燕尾槽。
当墙板沿水平纵向受力时,燕尾榫头相互约束产生受压机制,可发挥混凝土受压性能好的受力特点,提高房屋墙板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
所述直榫即所述榫头的上下两侧面均为水平面的榫头。
所述直榫构成矩形截面榫头,其形成两侧为平直边的直槽。
所述楔型直榫为榫的上下两个侧面在墙板的厚度方向上倾斜于墙板横截面,在墙板的立面上的投影为上下两侧边为平直边,在墙板的端面方向的投影为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双燕尾形状。
具有上述各种榫头的墙板在构成房屋时组成两块板、三块板或四块板的连接节点,在节点上各种榫头的接合可以是如下情形:
在两块墙板构成平面墙面的连接节点处,相邻的墙板端头可以均为所述双燕尾榫匹配插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金生,未经寇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