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负压控流供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205.1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纪玺;田海平;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9 | 分类号: | E03B7/09;G05D1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黎延 |
地址: | 100052北京市宣武门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负压控流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负压控流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自来水管网中对高层建筑用水的需要,采用储水箱或蓄水池方式将自来水管网与用户网进行隔离,从而对用户供水中不会对自来水管网产生负压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①修建水池或水箱成本高;②生活用水二次污染主要环节在二次加压的水池或水箱;③传统的二次加压,将自来水放入水池或水箱中,压力变为零,在从零开始加压,能源浪费大;④水箱或水池需要定期修理,浪费人力和物力,另外也难以避免跑、冒、滴、漏等现象。
近年来,许多业内人士提供了在市政管网出口处修建储水罐的供水方式,虽然能够消除负压影响,但是在高楼内修建储水罐不仅会增加开支,加大制造成本,而且还会随着系统环节的增多,使控制变得复杂。
因此,在保证市政管网供水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简化高楼供水控制环节,节约能源及土地资源是业内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蓄水箱、蓄水池,也不会对市政管网造成负压影响的高楼控流无负压供水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负压控流供水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外壳内还设置有电动调节阀,PID调节器和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置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中间,通过螺栓与邻近的进水管法兰盘和出水管的法兰盘固定。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ID调节器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电动调节阀的信号输入端与PID调节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为观察市政管网水压示值的方便,可以外壳上设置一个与PID调节器显示屏大小相匹配的孔,PID调节器显示屏位于该孔中。
使用时将该无负压控制器串接入市政管网的配水管上,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测市政管网中的水压,当由于某种原因,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下降,而用户的用水需求较大时,压力传感器向PID调节器发出信号,PID调节器向电动调节阀发出命令,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流经管路的流量,进而保证市政管网的水压不受到影响。同时,PID调节器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后可以直观地显示市政管网的压力示值。
由以上技术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地监测市政管网的水压,在确保市政管网的水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供水需求;同时将电动调节阀,PID调节器和压力传感器及信号传递线路密闭在外壳内,能够延长PID调节器的使用寿命,集成化程度高,安装和维修方便;PID调节器能够直观地显示市政管网压力示值,便于相关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系统结构及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电动调节阀3位于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中间,并通过螺栓与进水管1、出水管2相邻近的发兰盘6固定,压力传感器5位于进水管1,并通过信号传递线路与PID调节器7相连,PID调节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外壳4上设置有与PID调节器7的显示屏大小相匹配的孔,PID调节器7的显示屏位于该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9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复绿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插座连接器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