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换的桌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208.3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信;刘鑫祖;刘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3/02 | 分类号: | A47B83/02;A47B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200000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桌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椅,特别是指一种可变换的桌椅,其可方便桌椅的收合,且不占用空间。
背景技术
一般的桌椅均为分立的设计,也就是说,桌子和座椅分别为单体结构,在一桌子的两侧或周围放置座椅,现有的组合较为占用空间,即便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座椅插置在桌子的下面,但是其使用的面积还是较桌子的面积要大,另外,现有座椅的摆置,显得非常凌乱,对室内的环境是一破坏。
还有就是在一狭小的场合,很难放置多数张桌椅,同时也存在有储藏和运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换的桌椅,具有美观实用较为不占用空间的优点,同时还可方便运输及便于储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换的桌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该框体为一四边形的框架;
两个桌框,该两个桌框为板状半园形,该两个桌框分别与框体两侧的立柱相反方向枢接;
两个座椅,该两个座椅为圆形,其直径与桌框的内面直径相同,分别位于在两个桌框圆弧内的中间部位;
一桌面,该桌面固定在框体的上面。
其中该框体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桌面的直径。
其中该两个桌框对合后为一圆筒形,其直径与框体的宽度相同,高度与框体的高度相同。
其中两个位于桌框圆弧内的座椅是经枢轴与桌框的侧壁枢接。
其中该座椅的下面有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一支杆和一伸缩杆,该杆的高度与座椅到地面的高度相同,该支杆枢接在座椅下面且远离桌框的一侧边上,该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杆的中间部位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座椅下面靠近桌框的一侧边上。
其中固定装置的伸缩杆包括一大径端和一小径端,该大径端套置在小径端的外侧,该大径端的外壁上有一制动凸点。
其中该两个桌框的下侧边固定有方便桌框枢转的滚轮。
其中该座椅的上面放置有椅垫。
其中该座椅的下面靠近桌框的中间部位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为一插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换的桌椅,具有美观实用较为不占用空间的优点,同时还可方便运输及便于储藏。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立体图,显示两个座椅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立体图,显示单个座椅;
图3是座椅转换为桌子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定位件;
图4是座椅转换为桌子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固定装置;
图5是转换后的桌子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变换的桌椅,包括:
一框体10,该框体10为一四边形的框架,该框体10的材料可选用金属、木材或塑料制作;
两个桌框20,该两个桌框20为板状半园形,该两个桌框20分别与框体10两侧的立柱相反方向枢接,该枢接的方式可采用合叶(铰链)连接的方式,但不以此为限;该桌框20可相对于框体10而枢转(参阅图2),枢转对合后该两个桌框20形成一圆筒状,其直径与框体10的宽度相同,高度与框体10的高度相同;该两个桌框20的下侧边还可以固定有方便桌框20枢转的滚轮50,以方便桌框20的对合;
该两个桌框20还可以采用多个圆弧形板体连接而成,使其接合后再形成半圆形桌框20;
两个座椅30,该两个座椅30为圆形,其直径与桌框20的内面直径相同,分别位于在两个桌框20圆弧内的中间部位;其中该座椅30的上面放置有椅垫301(参阅图1及图2);其中该座椅30的下面靠近桌框20的中间部位有一定位件35(参阅图3),该定位件35为一插销(为现有技术),该定位件35(插销)包括一壳体351,在该壳体351内有一弹簧(未图示)、一卡合部352,在卡合部352的后端有一拉环352,拉动拉环352,可以带动卡合部352的伸缩,以便使卡合部352卡固于桌框20上的凹部(未图示),可以使座椅30相当于桌框20固定,收合时拉动拉环352,使卡合部352脱离桌框20上的凹部,使座椅30枢转,以便收合;
其中两个位于桌框20圆弧内的座椅30是经枢轴与桌框20的侧壁枢接;该座椅30可相对于桌框20而枢转(参阅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8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