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斜躺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7863.7 | 申请日: | 200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长贞 |
| 主分类号: | A47C1/035 | 分类号: | A47C1/0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斜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增进乘坐舒适性,座椅具有椅背可后仰的斜躺机构。如图10-1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座椅斜躺机构,主要包括脚架1’、椅背2’、椅座3’、脚垫4’组成。脚架1’的后方设置枢接孔11’、前方设置固定纽12’;椅背2’的下方设置枢接孔21’,并通过枢接杆5’穿插枢接孔11’、21’与脚架1’枢接,椅背2’底部与椅座3’后端枢接,椅背2’底端枢接组合连杆22’一端;椅座3’的中央下方设置滑杆31’,滑杆31’可对应固定钮12’滑移,并通过固定钮12’旋紧固定,脚垫4’与连杆22’另一端枢接。如图11所示,当放松固定钮12’时,通过乘坐者躺靠力使椅背2’后仰,椅背2’后仰时、通过枢接杆5’为转轴旋转,并同时带动椅座3’后方上升并前移动作,同时通过连杆22’前移带动脚垫4’展开,使得椅背2’与椅座3’的角度a增加,并可通过旋紧固定钮12’、来固定后仰角度。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斜躺机构实现了后仰的目的,但是此结构仍存在下述缺点:
1)当椅背2’后仰时,椅座3’后方亦对应上升,造成椅座3’与地面平行线形成的的夹角b不能配合椅背2’后仰,并造成躺靠时人体臀部不易自然滑落于椅背2’与椅座3’间,形成乘坐舒适性不理想的缺点。
2)当放松固定钮12’,使椅背2’后仰动作时,因不缺少缓冲设计,因而椅背2’瞬间大幅后仰、造成调整角度不易及乘坐不适的缺点。
3)将后仰之椅背2’回复至未后仰状态时,必须完全靠人体重量下压椅座3’或由人体离开座椅调整,具有回复调整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整椅背架、椅座架之间的倾斜角度,并可使椅背架后仰时、椅座架与地面之水平线具较大夹角、以保证后仰躺靠的舒适性,并且同时具良好支撑稳定性,使座椅具有回复便利性及伸展的缓冲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斜躺机构,包括椅座架、椅背架及脚垫架,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底座、支撑轴、前连杆、后连杆及辅助装置;底座及支撑轴设于椅座架下方;支撑轴的端部与底座连接,其中央及上方分别设置枢接部;所述椅座架设有上杆部、下杆部,下杆部下方设置枢接部,并通过轴杆与支撑轴枢接,上杆部的前方及后方分别设置枢接部;所述椅背架设置枢接部,并通过枢接组件与椅座架的上杆部后方的枢接部枢接,椅背架向下设置延伸部,延伸部设置多个枢接部;支撑轴上方的枢接部及椅背架延伸部的枢接部之间设有后连杆;椅座架的上杆部的枢接部与椅背架的延伸部的枢接部之间设有辅助装置;前连杆的一端部与椅背架延伸部的枢接部枢接,另一端连接脚垫架的枢接部;脚垫架后方设置枢接部、并与椅座架枢接。
所述椅座架的上、下杆部之间设有中空部;后连杆、辅助装置及前连杆均设于椅座架的中空部位置处。
所述椅座架上固设有扶手。
所述辅助装置为气压杆。所述气压杆设有凸钮及压钮,压钮一端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设有控制钮。
所述辅助装置为弹簧。
所述辅助装置为无段式气压杆。
所述辅助装置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包括马达及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具有缓冲功能的辅助装置,因此使用者可通过身体躺靠力令椅背架后仰的同时,使椅座架前方上扬并增加了与地面并行线之的夹角,使用者乘座时臀部重心可自然滑移至椅座架后方,因此增进乘坐舒适性及稳定性,另外辅助装置可使椅背架后仰时具有缓冲性,并且方便椅背架回复未后仰状态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未后仰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后仰状态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最大后仰角度状态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仰状态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后仰状态侧视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座椅机构侧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座椅机构的后仰状态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长贞,未经林长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可变阻抗装置的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