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氯乙烯合成中废热回收的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686.2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4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民;陶立新;张清亮;苗春葆;郎需霞;梁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占梅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氯乙烯 合成 中废热 回收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热回收的锅炉,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氯乙烯合成中废热回收的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石法生产PVC的企业的氯乙烯合成系统基本都是采用热水泵热水强制循环,热水强制循环带走热量需要大流量的热水泵,耗能非常多,同时由于热水温度为90℃左右,泵比较容易汽蚀,使泵的工作效率严重低下,泵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另一方面,从氯乙烯合成系统出来的热水温度接近沸点,通过配备的汽水分离小罐,使蒸汽从小罐分离出来放空,热水回到热水槽循环,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除供给需要热源的设备外,绝大部分通过蒸汽放空和设备、管道的散热全部被浪费掉了。因此人们制造了用于氯乙烯合成系统中回收废热的自然循环的装置,该装置不再需要热水泵强制循环而是可以自然循环将水与蒸汽分离开来,这样即可以节省了热水泵工作时候的电能,又可以利用氯乙烯的合成过程中的能量,但是无论是在上述的使用水泵的强制循环装置中或者是不利用水泵的自然循环装置中给炉体的热交换均采用水循环冷却,但采用此结构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沿炉体长度方向上,流体、炉体都存在着较大的温差,而传热效果也随着炉体内流体的行程变长而变差。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设计的,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水自动循环的聚乙烯合成锅炉,并且该锅炉炉体内的的流体以及炉体本身的传热效果不会因为流体的行程变长而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用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废热回收的锅炉,该锅炉不仅采用水自动循环方式并且其炉体内的流体以及炉体本身的传热效果不会因为流体的行程变长而变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结构和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氯乙烯合成中废热回收的锅炉,包括用于氯乙烯合成反应的锅炉本体以及连接锅炉本体上方的汽包装置,该锅炉本体包括管箱装置以及与管箱装置连接的用于热量交换的炉体,炉体内还设置有换热装置,上述的炉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分隔该炉体空间的隔板,优选两层隔板。
上述的管箱装置包括上管箱与下管箱,上述的炉体与上、下管箱连接并分别由管板分隔,上述的换热装置连接上、下管箱。
上述的换热装置包括多个换热管,该换热管与上述的管板刚性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炉体上还设置有水进口以及水汽出口,上述的由隔板分隔的炉体空间至少对应设置一对该水进口以及水汽出口。
上述的炉体还设置有用于补偿炉体与换热装置之间补偿应力的膨胀节。
上述的汽包包括用于储存水汽物的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用于集汽的集汽装置,该汽包筒体上还设置有对应炉体上设置的水汽出口的水汽进口、用于将分离出的蒸汽输送到其它装置中的蒸汽出口以及对应炉体上设置的水进口的水出口。
上述的集汽装置为一集汽管,该集汽管出口与上述的蒸汽出口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应用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废热回收的锅炉,该锅炉不仅采用水自动循环并且其炉体内的流体以及炉体本身的传热效果不会因为流体的行程变长而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本体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包的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图1中的锅炉本体与图2中的汽包安装之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锅炉本体, 2汽包, 3下降管, 4上升管,
11下管箱, 12换热管, 13炉体, 14膨胀节,
15隔板, 16管板, 17上管箱, 18水汽出口,
19进水口, 21筒体, 22集汽管, 23蒸汽出口,
24水汽进口, 2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本体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本体1为管壳式锅炉,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包括上管箱17,下管箱11以及用于连接上述两者的炉体13,上、下管箱17、11与炉体13之间设置有管板15,其将炉体13与上、下管箱17、11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并且上、下管箱17、11通过换热装置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为换热管12,该换热管12的数量需要根据锅炉的大小以及实际散热的情况决定,其中每个换热管12与管板16刚性连接在一起也即是与炉体13连接在一起,同时该换热管将上、下管箱17、11连通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节水阀
- 下一篇:空调用防振滑动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