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主轴驱动两段辊压面的辊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553.5 | 申请日: | 200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杰 |
主分类号: | B30B11/16 | 分类号: | B30B11/16;B30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驱动 两段辊压面 辊压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炭、化肥、冶炼等行业的辊压机,尤其是具有双主轴驱动两段辊压面的辊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辊压机都是单主轴驱动单辊压面的辊压机,这种辊压机的主动辊与被动辊之间是靠压辊齿轮咬合来传递扭矩的,由于被动辊在工作中是呈浮动状态,传动齿轮的压力角又具有径向分力,当被动辊浮动外张后的闭合就显得比较迟钝,使被动辊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不能完全有效的作用在主动辊的工作面上,再是由于主动辊与被动辊之间是靠齿轮咬合传动,无法进行模窝对中微调,当齿轮磨损或被动辊浮动外张时,容易造成的模窝的错位,使成型产品的咬合缝错位而影响产品质量。由于成型过程中的排气问题所限制,也无法实现大辊压面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辊压机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主轴驱动两段辊压面的辊压机。由于它是双主轴驱动的,所以不存在主动辊与被动辊之分,该辊压机可以克服传动齿轮压力角的径向分力,使浮动压辊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能够完全有效的作用在不动压辊的工作面上。由于该辊压机带有模窝对中微调装置,使模窝对中工作变得非常轻松,同时又将压辊的辊压面进行了分段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成型过程中的排气问题,实现了辊压机大扭矩多辊压面的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齿轮箱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等速反向旋转的输出轴,两个输出轴的中心距与不动压辊和浮动压辊静止状态的中心距相等。齿轮箱的一个输出轴,与三段式十字微调联轴器的一端键联接在一起,三段式十字微调联轴器的另一端与不动压辊轴键联接在一起,该联轴器的中段带有模窝对中微调装置;齿轮箱的另一个输出轴,与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一端键联接在一起,三段式十字浮动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浮动压辊轴键联接在一起。浮动压辊轴的两端是可以沿轨道滑动的轴承座,该轴承座与机架之间装有推力液压缸。不动压辊和浮动压辊的上方装有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是:模窝对中微调装置是由带有扇形凸块的微调盘A和带有扇形通孔的微调盘B、以及微调契块、调节螺栓和紧固螺栓组合而成。微调盘A的圆心部位带有锥孔,盘面上对称的带有两个扇形凸块,扇形凸块两侧的直边上加工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着带有调节螺栓的微调契块,盘面的外沿上对称的加工有若干个长圆孔。微调盘B的圆心部位带有凸起的锥管,锥管的锥度与微调盘A圆心部位锥孔的锥度相一致,盘面上对称的带有两个的扇形通孔,该通孔的弧长大于微调盘A上扇形凸块的弧长,其盘面外沿上对称的加工有若干个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不动压辊和浮动压辊均为两段辊压面的压辊,该压辊是由一根压辊轴和二个可更换的压辊套组合而成。压辊轴上加工有限位凸台,该凸台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压辊套,压辊轴和压辊套之间装有定位键,由于压辊套的外径大于限位凸台的外径,所以在二个压辊套的中间就形成了排气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是:供料装置的内部装有耙齿机构,在供料装置V型漏斗的两侧各有一个由液压缸驱动开闭的供料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主轴驱动两段辊压面的辊压机,能将传动齿轮压力角的径向分力在齿轮箱内抵消掉,使推力液压缸提供的工作压力通过轴承座的传递,使之完全有效的作用在压辊的两段辊压面上,而且浮动压辊的开闭灵敏度高。由于带有模窝对中微调装置,所以对中微调工作非常简单,不存在齿轮磨损后或浮动压辊外张时造成的模窝错位问题,成型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障。由于不动压辊和浮动压辊的两段辊压面之间对称得留有排气沟槽,能确保成型过程中的排气顺畅,防止成型产品的爆裂,而且设备运行平稳噪音低,改善了工作环境。因为供料装置V型漏斗的两侧装有受液压缸驱动开闭的供料门,所以在停车和故障时不容易发生堵车事故。可以实现多辊压面的辊压成型生产,提高单机产量降低设备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微调盘A的示意图。
图3是微调盘B的示意图。
图4是模窝对中微调装置结构及调整示意图。
图5是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杰,未经朱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设备保持夹
- 下一篇:打印机、通信系统和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