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531.9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韩留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留喜 |
主分类号: | E05B27/08 | 分类号: | E05B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300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防撬装置的机械结构锁头。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弹子结构锁的锁头,在一般情况下,是锁头体弹子孔内的下弹子插入锁芯弹子孔内,或锁芯弹子孔内的上弹子插入锁头体弹子孔内,使锁芯不能任意旋转,当用带扳手类似钥匙的撬锁工具撬锁时,弹子被破坏,使锁芯能在锁头体内自由转动,从而将锁打开,锁便失去作用,造成用户的财物被盗贼盗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弹子锁的锁头内的弹子,被撬锁工具破坏后,锁失去作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头,该锁头能在锁头内的弹子被撬锁工具破坏后,却仍然不能打开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锁芯嵌套在圆筒形状的副锁芯内,副锁芯嵌套在锁头体内的锁芯孔内,主锁芯与副锁芯、副锁芯与锁头体之间都是间隙配合联接,主锁芯上开有若干个主弹子孔,副锁芯上开有若干个副弹子孔,锁头体上开有若干个下弹子孔,主弹子孔、副弹子孔和下弹子孔的横截面都相同,数目一样多,位置一一对应,下弹子孔、副弹子孔和主弹子孔对齐,内置弹簧、下弹子、副弹子和主弹子,弹簧在下弹子孔内,弹簧的一端连接下弹子孔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下弹子,下弹子的另一端连接副弹子,副弹子的另一端连接主弹子,主弹子的另一端伸入到匙槽内,主弹子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主弹子孔的深度,副弹子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副弹子孔的深度,下弹子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副弹子的强度,副弹子的强度大于主弹子的强度,锁头传动条与副锁芯相连接。一般情况下,下弹子孔内的下弹子插入副弹子孔内,或副弹子孔内的副弹子插入下弹子孔内,而主弹子孔内的主弹子插入副弹子孔内,使主锁芯和副锁芯不能转动;钥匙插入时,由于钥匙齿距与主弹子孔逐一对应,齿深与主弹子和副弹子的总长度相对应,因而使下弹子和副弹子的接触面正好与副锁芯和锁头体的接触面相重合,又由于主弹子孔内的主弹子插入副弹子孔内,使主锁芯与副锁芯转不能相对转动,所以,主锁芯与副锁芯只能一起转动,转动钥匙,副锁芯跟着转动并通过锁头传动条传动打开锁;用撬锁工具撬锁时,下弹子孔内的下弹子插入副弹子孔内,或副弹子孔内的副弹子插入下弹子孔内,而主弹子孔内的主弹子插入副弹子孔内,使主锁芯和副锁芯不能转动,若强行开锁,由于下弹子和副弹子的强度大于主弹子的强度,以及主弹子在主锁芯和副锁芯接触面处承受的切应力,大于下弹子或副弹子在锁头体和副锁芯接触面处承受的切应力,因此,主弹子会在主锁芯和副锁芯接触面处被破坏,此时,主锁芯只能在副锁芯内转动,而副锁芯不能转动,又因为锁头传动条与副锁芯相连接,所以,锁头传动条不能转动开锁,达到防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弹子锁的各项性能不变的同时,虽然锁头内的弹子被破坏,却仍然不能被打开锁,有效地达到防撬目的,并可以减小钥匙的体积和重量,防撬零件仅增加了一个圆筒形状的副锁芯和一组副弹子,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例的锁头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中 1.副锁芯,2.主弹子孔,3.主锁芯, 4.主弹子,5.副弹子,6.副弹子孔,7.下弹子,8.下弹子孔,9.锁头体,10.弹簧,11.挡圈,12.锁头传动条,13.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主锁芯(3)嵌套在副锁芯(1)内,副锁芯(1)嵌套在锁头体(9)内,主锁芯(3)的外侧面、锁头体(9)的内面、副锁芯(1)的内面及外侧面均为圆柱面,主锁芯(3)与副锁芯(1)、副锁芯(1)与锁头体(9)之间都是间隙配合联接,主锁芯(3)上开有若干个主弹子孔(2),副锁芯(1)上开有若干个副弹子孔(6),锁头体(9)上开有若干个下弹子孔(8),主弹子孔(2)、副弹子孔(6)和下弹子孔(8)的横截面都相同,数目一样多,位置一一对应,下弹子孔(8)、副弹子孔(6)和主弹子孔(2)对齐,内置弹簧(10)、下弹子(7)、副弹子(5)和主弹子(4),弹簧(10)在下弹子孔(8)内,弹簧(10)的一端连接下弹子孔(8)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下弹子(7),下弹子(7)的另一端连接副弹子(5),副弹子(5)的另一端连接主弹子(4),主弹子(4)的另一端伸入到匙槽(13)内,主弹子(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主弹子孔(2)的深度,副弹子(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副弹子孔(6)的深度,下弹子(7)的强度大于或等于副弹子(5)的强度,副弹子(5)的强度大于主弹子(4)的强度,锁头传动条(12)与副锁芯(1)相连接,副锁芯(1)转动时,锁头传动条(12)能跟随副锁芯(1)转动,最后将挡圈(11)卡入主锁芯(3)的挡圈槽内,使副锁芯(1)和主锁芯(3)不能轴向移动。钥匙插入匙槽(13)开锁时,由于钥匙的齿距与主弹子孔(2)逐一对应,齿深与主弹子(4)和副弹子(5)的总长度相对应,因而使下弹子(7)和副弹子(5)的接触面正好与副锁芯(1)和锁头体(9)的接触面相重合,而主弹子孔(2)内的主弹子(4)插入副弹子孔(6)内,主锁芯(3)和副锁芯(1)不能相对转动,只能一起转动,转动钥匙,副锁芯(1)跟着转动并通过锁头传动条(12)传动开锁;当用撬锁工具插入匙槽(13)撬锁时,因撬锁工具上没有对应的牙花,下弹子孔(8)内的下弹子(7)插入副弹子孔(6)内,或副弹子孔(6)内的副弹子(5)插入下弹子孔(8)内,而主弹子孔(2)内的主弹子(4)插入副弹子孔(6)内,因此必有副弹子(5)或下弹子(7)阻碍副锁芯(1)在锁头体(9)内转动,主弹子(4)阻碍主锁芯(3)在副锁芯(1)内转动,若强行转动,由于副弹子(5)和下弹子(7)的强度比主弹子(4)的强度大,以及下弹子(7)和副弹子(5),在副锁芯(1)与锁头体(9)的接触面处所受的切应力,比主弹子(4)在主锁芯(3)与副锁芯(1)的接触面处所受的切应力小,所以,主弹子(4)会在主锁芯(3)与副锁芯(1)的接触面处被破坏,此时,主锁芯(3)可在副锁芯(1)内转动,而副锁芯(1)不能在锁头体(9)内转动,这样,主锁芯(3)的转动不能带动锁头传动条(12)转动开锁。与一般弹子结构锁相比,在主锁芯(3)与锁头体(9)之间增加了一个圆筒形状的副锁芯(1),在锁头体(9)的锁芯孔直径不变时,可以减小主锁芯(3)的直径,这样钥匙的体积和重量也可以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留喜,未经韩留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收容携带装置
- 下一篇:补充式储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