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504.1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广坤 |
主分类号: | B67B7/18 | 分类号: | B67B7/1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瓶器,尤其是一种开启螺纹盖的开瓶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开启各类螺纹口的瓶盖。现在人们都是直接用手握住瓶盖用力旋转打开,这种直接开启的方式简单方便。但是有时人们为了使装在瓶内的物质与外界隔绝,达到密封的效果,瓶盖与瓶口拧得很紧。如果采用上述打开方式,仅凭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往往不能实现快速开启,有时甚至只能采取破坏方式才能打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开启螺口盖的开瓶器。
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瓶器,它由开口环构成,在开口环的首尾处分别固接有把手。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时,把开口环套在瓶盖的外侧,用力握住两把手,使两把手相互靠近,这样在把手的带动下,开口环的首尾逐渐接近,开口环直径减小,最终将紧紧地套在瓶盖上,使开口环与瓶盖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再轻轻转动把手,很小的力将产生很大的转矩,使瓶盖与开口环一道旋转,即能达到开启的目的。
为了在使用时达到快速准确定位的目的,在开口环的外侧包裹有定位套,在定位套侧面设有轨槽,一只把手穿过轨槽与开口环固接,轨槽设有提供该把手横向移动的空间,把手与定位套固连。这样使用时,直接把定位套套在瓶盖上,一只手扶持定位套,即能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另一只手即可通过开口环开启瓶盖。
为使定位时,开口环不与瓶盖产生干涉,从而不影响定位,在所述定位套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开口环包裹于凹槽内。由于开口环被包裹于定位套的凹槽内,因此定位时不阻挡瓶盖进出定位套,从而不会产生干涉。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开口环与把手相配合,使开口环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加,同时增加了转动力臂,从而增大了转矩,因此能轻易将瓶盖打开。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定位套,方便定位,因此打开瓶盖更能做到准确、快速,同时本实用新型部件少,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的沿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沿B-B向剖视图。
图5为定位套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定位套,2、开口环,3、把手,4、把手,5、轨槽,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它包括开口环2、定位套1和把手3、4。在定位套1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6,如图5所示,凹槽6与开口环2相适配,开口环2置于定位套1的凹槽6内,如图4所示。在定位套1的侧面开有轨槽5。把手3穿过定位套1与开口环2首部或尾部固接,并与定位套1紧密固连,如图1所示。把手4穿过轨槽5与开口环1首部或尾部固接。轨槽5能提供给把手4横向活动的空间。为使把手4不在轨槽5内轴向进出,影响开启效果,圆形把手4在轨槽内的部分做成方形凹入,与轨槽5的上下沿形成配合,从而保证把手4在轨槽5不轴向进出。为进一步增加开口环2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并保护瓶盖不被夹坏,可在开口环2的内侧设置橡胶环。橡胶环既能增大摩擦力又能起到缓冲作用,对瓶盖起到保护作用。
使用时,定位套1直接套上瓶盖,用手握住两个把手3、4,使开口环2夹紧瓶盖,再力转动把手3、4,即能快速开启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广坤,未经吴广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