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和通信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490.3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华;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子敏;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网络的开发,通信设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需要对发热量大的电子元件/设备进行散热处理,以保证该电子元件/设备在适当的温度下工作。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装散热器的方法来散热。
散热器的原理是对电子元件/设备的“热面”采取足够的散热措施,使电子元件/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发散出去。目前散热器有多种,最简单的散热器是风冷式散热器,其中最常见的风冷式散热器有钎焊式散热器。该钎焊散热器是采用钎焊方式将散热片和基座结合在一起的散热器。钎焊:就是采用熔点比母体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为焊料,在低于母体熔点而高于焊料熔点的温度下,利用液态焊料湿润母体,填充接头间隙,然后冷凝形成牢固结合界面的焊接方法。
图1是一种现有钎焊散热器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该钎焊散热器包括多块L型散热片1和一个散热器基座2。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L型散热片1的散热器至少存在问题:
L型散热片1结构影响散热性能:如图2所示,上述钎焊散热器散热片1是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将薄铝片折弯成型的,弯折处是圆角结构。焊接时由于散热片圆角处底面从基座表面翘起,焊接面积小,即钎焊过程中的焊着率小,而焊着率直接影响钎焊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不易受发热问题影响的而可以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双L型散热片和散热器基座,所述双L型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器基座上。
为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双L型散热片和散热器基座,所述双L型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器基座上。
以上第一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将现有技术散热器的单个L型散热片组合的结构创新性地设计成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双L型散热片结构,双L型散热片中的两散热片底部之间没有缝隙,使得散热片底部与基座焊接的面积较大,容易焊接,焊接率高,散热性能较好。
以上第二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将现有技术散热器的单个L型散热片组合的结构创新性地设计成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双L型散热片结构,双L型散热片中的两散热片底部之间没有缝隙,使得散热片底部与基座焊接的面积较大,容易焊接;焊接率高,散热性能较好,保证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能迅速有效地通过散热器发散出去,从而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不易受发热问题或散热不良问题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L型散热片的散热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散热片的部分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第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4中散热片的正视图;
图7是图4中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第二实施方式中散热片的部分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通信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散热器基本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包括基座、以及多个焊接在基座上的L型散热片。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相邻散热片是双L型散热片结构,两相邻散热片可以一体成型,所述双L型散热片位于散热器基座上。
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将现有技术散热器的单个L型散热片组合的结构创新性地设计成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双L型散热片结构,双L型散热片中的两散热片底部之间没有缝隙,使得散热片底部与基座焊接的面积较大,容易焊接,焊接率高,散热性能较好。
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散热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包括基座420和多个焊接在基座420上的L型散热片410。其中散热片410是双L型散热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