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7452.8 | 申请日: | 200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沛;宗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沛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473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分离 浮罩式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特别是一种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
背景技术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清洁、廉价、卫生而且发展生态农业及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诸多方面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现在在投资的规模、力度上逐渐加大,但现有的沼气池,或者是有混凝土浇筑成的整体结构,施工效率低,故障率过高,产气效率差,严重制约了沼气的普及和推广。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0620001549.3的组装式沼气池的专利,将沼气池改为池拱和沼气池两个部分的组装结构,这种结构在施工的时候,直接将池拱安装在沼气池上即可,建池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但是,由于在农村,沼气池多修建在庭院内,而庭院的门都比较窄,整个沼气池和池拱在进门的时候常常尺寸过大,不能通过,这就给人们的安装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组装方便,安装运输更加方便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其包括沼气池和池拱,所述沼气池和池拱为分体结构,所述池拱密封安装在所述沼气池顶上,所述沼气池由池底和池壁组成,所述池壁安装在池底上,在所述池拱上设置有天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天窗口上设有活动盖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储气柜连接,所述池壁由至少两块组成。
所述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所述池壁由三块组成。
所述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相邻的两块池壁的连接,是在相邻的两块池壁之间对应设置向外的连接耳,在连接耳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水泥孔,通过螺栓穿过两侧的水泥孔将相邻的两块池壁连接起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密封胶进行密封。
所述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在所述池壁和池底的交接处内外分别用混凝土圈梁加固。
所述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所述池拱密封安装在所述沼气池顶上,在所述沼气池和池拱的连接处外设有加固圈梁,在所述连接处内设有内封闭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分离浮罩式沼气池,由于被设计成池拱和沼气池的分体结构,又将沼气池的池壁设计成至少两块的结构,这样,在制作时就可以提前加工出池拱和池壁,而在运输时,多块池壁运输更加方便,在施工时,直接将多块池壁和池拱组装在一起即可,设计更加合理,而且方便运输,能够进入比较狭窄的庭院之中,扩大使用场所,便于沼气的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块池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池拱和沼气池连接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沼气池,包括沼气池1和池拱2,沼气池1和池拱2为分体结构,池拱2密封安装在沼气池1顶上,沼气池1由池底3和池壁4组成,池壁4安装在池底3上,在池拱2上设置有天窗口5、进料口6,出料口7,所述天窗口5上设有活动盖8和导气管9。导气管9与储气柜14连接,池壁4由三块组成。所述进料口6和出料口7安装在池拱2上,交接处内外粘接密封处理。
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块池壁4之间的连接,是在相邻的两块池壁之间对应设置向外的连接耳10,在连接耳10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水泥孔11,通过螺栓穿过两侧的水泥孔将两邻的两块池壁连接起来,并且在连接处设置密封胶进行密封。
如图3所示,池拱2密封安装在沼气池1顶上,在沼气池1和池拱2的连接处外设有加固圈梁12,在连接处内设有内封闭膜13。
本实用新型的池壁4和池底3通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在其连接处的内外分别用混凝土圈梁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沼气池由于将池壁设计成至少两块组合结构,这样,在制作时就可以提前加工出单块池壁,而在运输时,多块池壁运输更加方便,在施工时,直接将多块池壁和池拱组装在一起即可,设计更加合理,而且方便运输,能够进入比较狭窄的庭院之中,扩大使用场所,便于沼气的推广利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沛,未经曹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框的框件连接装置
- 下一篇:锂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