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面铣刀研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201.X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禄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06 | 分类号: | B24B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面 铣刀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研磨机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增加铣刀使用寿期的端面铣刀研磨机。
背景技术
按,已知的铣刀是利用大型的铣刀研磨专用加工研磨机研磨,其主要是利用复杂的定位调整结构及传动结构,进行研磨作业,整体而言,具有研磨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及可同时大量加工以供贩卖,其适合于大型工厂等铣刀使用量大的场合,惟,当消费者购买铣刀后,当其使用一阵子后常因无适用的铣刀研磨专用加工研磨机的研磨,以致铣刀仅有稍微磨损即便丢弃,因此,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又,已知的铣刀研磨专用加工研磨机,不仅体积大而且其生产成本昂贵与维修费亦相当高,并需专人维修等的多条件限制,其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及小型加工的作业需求,所以,如何研发出一种具体积小、成本低且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等特点的铣刀研磨机,实有极需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面铣刀研磨机,其主要是有一基座,该基座上分别设有一端面研磨座、一第一离隙角研磨座、一第二离隙角研磨座及一定位调整装置,该铣刀藉由该定位调整装置定位及固定于一夹具内,再将置于该夹具内的铣刀再分别置于该端面研磨座、第一离隙角研磨座及第二离隙角研磨座,而分别研磨铣刀的每一铣刃面,且该端面铣刀研磨机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其生产成本亦较低,并可达到最简便的操作效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端面铣刀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
一基座,包含具有至少一出力轴的一马达及直立于该基座上的一板体,其中至少一出力轴是贯设通过该板体,并于该等出力轴的自由端各设有一砂轮;
一端面研磨座,设于该砂轮一侧周缘面的基座适当位置处,主要包含一调整台及一立板,该调整台一端是设于该基座上,另端则枢设该立板,而该调整台一侧枢设有一调整栓,另,于该立板上设有一贯孔,该贯孔是呈偏心,于该贯孔周侧边缘设有至少一限位件;
一第一离隙角研磨座,设于临该砂轮一侧周侧面的基座适当位置处,该第一离隙角研磨座上并贯设有一贯孔,该贯孔相对该砂轮的周侧面,该贯孔周侧边缘并设有至少一限位件;
一第二离隙角研磨座,其一侧利用一角度调整件枢设于该板体上,另侧的自由端则横向延伸并于相对该砂轮上方贯设有一贯孔,该贯孔周侧边缘设有至少一限位件;
一定位调整装置,设于该基座上的预定位置处,其一端横向凸设有一定位板,该定位板上并贯设有一贯孔,而其另一端并横向凸设有一调整台,该调整台对应该贯孔处并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上并枢设有一调整块。
其中,该第一离隙角研磨座直设于该端面研磨座相邻出力轴上的砂轮另侧,该第二离隙角研磨座是设于该同一出力轴上的砂轮上方。
其中,该马达分别设有两出力轴,该等出力轴的自由端依序贯设通过有一砂轮,其中的一出力轴依序贯设有该板体。
其中,该砂轮的周侧面及周缘面形成一平面状的研磨面。
其中,该砂轮的周侧面及周缘面为向该出力轴固定端收敛形成一梯形状的研磨面。
其中,该端面研磨机的立板底部一侧设有一调整弧槽。
其中,该端面研磨座的立板上贯设的贯孔朝上倾斜偏心,该立板相对该砂轮另侧的贯孔上方形成一预定厚度。
其中,该基座且相对该第一离隙角研磨座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弧形孔。
其中,该第二离隙角研磨座的角度调整件为一调整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端面铣刀研磨机,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其生产成本亦较低,并可达到最简便的操作效能。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端面研磨座研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离隙角研磨座研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离隙角研磨座研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调整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离隙角研磨座研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离隙角研磨座研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离隙角研磨座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禄亦有限公司,未经元禄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元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 下一篇:制备支链聚硅烷共聚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