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米线杂粮面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7034.9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9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 |
主分类号: | A21C9/08 | 分类号: | A21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52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线 杂粮 面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米线和各种杂粮面条的食品机械,尤其是能够托接和输送米线或杂粮面条的食品机械,具体地说是米线杂粮面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米线杂粮面条机的构造是由机架,电动机,皮带轮,三角带,螺旋轴,轴承密封圈,挡面板,卡簧,轴承套筒,轴承套筒帽,面筒,箅筛,面筒帽,料斗架,料斗相互连接组装而成。启动电机,螺旋轴在面筒内转动。由料斗加入和好的米粉或杂粮粉,进入面筒内,在螺旋轴的搅拌、挤压、磨擦下,产生热量,使米粉或杂粮粉熟化,经过箅筛孔形成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直头式米线杂粮面条机的箅筛向前,米线条或杂粮面条平行地面输出,由人工托接输送。弯头式米线杂粮面条机的箅筛孔竖直向下,由于重力,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竖直向下输出。米线条或杂粮面条刚从箅筛被挤压出来时又热又粘。人工托接输送,用力很难均匀,容易造成米线条或杂粮面条拉断或粘连,拉断影响正常生产。粘连不便于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的搓散分离,竖直向下输出,米线条或杂粮面条输出越长受到的自身重力就越大。由于箅筛孔处米线条或杂粮面条受力不匀,会造成条型粗细不匀和容易拉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米线杂粮面条机不能托接和输送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线杂粮面条机。该机不仅能生产米线或杂粮面条,而且能方便地托接和输送来线条或杂粮面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机架上安装有电动机,皮带轮,三角带,螺旋轴,轴承,密封圈,挡面板,卡簧,轴承套筒,轴承套筒帽,面筒,箅筛,面筒帽,料斗架和料斗,组装成米线杂粮面条机。
箅筛孔向前,在箅筛孔前设置一可调速托接输送带,箅筛和可调速托接输送带之间设置一风机,风机口向上,可调速托接输送带的输送带筒上表面同箅筛中线水平,输送带筒由主动轴和从动轴拉紧,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两架轴承并装进轴承盒,主动轴在前,从动轴在后,拉紧输送带筒安装在长方形机架上,主动轴装上皮带轮,主动轴下方机架上安装一台调速电机,并和调速器连接。再在主动轴带轮和调速电机带轮装上三角带。当米线条或杂粮面条从箅筛孔挤压出来时,启动托接输送带调速电机,把米线条或杂粮面条放到托接输送带上表面,并根据米线条或杂粮面输出的速度,旋转调速器旋钮,使托接输送带的速度和米线条或杂粮面条输出的速度保持一致,达到匀速、匀力托接和输送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目的,再启动风机,对米线条或杂粮面条进行风冷。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可以保证被挤压出来的米线条或杂粮米线条方便的托接和输送,还能保证匀速、匀力,使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粗细均匀,不易拉断,便于搓散分离。同时也节省了托接和输送米线条或杂粮面条的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接输送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I-I剖视图。
图中,1.机架,2.电动机,3.皮带轮。4.面筒帽,5.箅筛,6面筒,7.螺旋轴,8.料斗,9.轴承,10.密封圈,11.挡面板,12.料斗架,13.轴承套筒,14.轴承套筒帽,15.轴承,16.卡簧,17.皮带轮,18.三角带,19.风机,20.机架,21.从动轴,22.轴承,23.轴承盒,24.输送带筒,25.主动轴,26.皮带轮,27.三角带,28.调速电机,29.皮带轮,30.调速器,31.调速器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电动机2,皮带轮3,面筒帽4,箅筛5,面筒6,螺旋轴7,料斗8,轴承9,密封圈10,挡面板11,料斗架12,轴承套筒13,轴承套筒帽14,轴承15,卡簧16,皮带轮17,三角带18,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组装成米粉或杂粮面条机。
输送带筒24的上表面同箅筛5的中线水平,主动轴25和从动轴21拉紧输送带筒24两端分别安装上轴承22,并装入轴承盒23,轴承盒23分前后两组用螺栓固定在机架20上。主动轴25装上皮带轮26并在主动轴25的下方机架上安装调速电机28并装上皮带轮29。调速器30和调速电机28连接,风机19设置在箅筛5和托接输送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未经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