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插座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7001.4 | 申请日: | 2007-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师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4 | 分类号: | H01R24/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荣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插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通畅且定位确实的耳机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携带的数字式电子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推出,为了便于携带,市面上更推出数字产品专用的接口设备,耳机就是其中一种,数字产品为了与耳机作电性连结,通常于数字产品上设置一耳机插座进行连结;按中国台湾专利第86216574一种“黏着式耳机插座结构改良”,该耳机插座10(请参阅图1所示)包含一耳插体11、至少一第一接触件12及至少一第二接触件13;
该耳插体11轴向成型一供耳机插头入位的插孔111,于其上设有至少一横过该插孔111的切槽112,该切槽112两侧壁面各成型一插槽113;
该第一接触件12设有一向下的插脚121,于其上成型一向前凸伸的触片122,该插脚121上端另设有与该触片122反向的向下倾片123;
该第二接触件13向下设有一插脚131,于上端水平向成型一触片132;如上述结构进一步分析得知,存在有下列问题:
该第二接触件13的触片132焊固于电路板上将通过沾锡形成一焊点,该焊点将阻碍该第一接触件12(请参阅图1所示)的倾片123与该第二接触件13的触片132抵触导通,让第二接触件13的触片132会有短路发生,使该耳机插座10无法顺畅传递信号至该电路板上,造成耳机信号断断续续,不仅影响听觉享受且提高产品的负面评价,进而降低消费者对该项产品购买欲望;故如何解决该第一接触件12的倾片123与该第二接触件13的触片132导接不良、影响信号传递问题将视为目前研究发展的重点所在。
有鉴于此,本案设计人乃经详思细索,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终而开发出一种耳机插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持电路板与耳机插座之间信号传递通畅的耳机插座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机插座结构,包含一耳插件、至少一第一接触件及至少一第二接触件,该耳插件轴向成型一供耳机插头插置的插孔,其特征是:该耳插件上方设有至少一横过该插孔的跨槽,该跨槽两侧壁面各成型一插槽相应该第一接触件及另一插槽相应该第二接触件;
该第一接触件一侧成型一插脚相应该耳插件其一插槽,该插脚上弯设一触片相应该插槽槽边,该第一接触件另一侧成型一导通片相应该耳插件的跨槽;以及
该第二接触件下方成型一插脚相应该耳插件另一插槽,该插脚上弯设一触片相应该插槽槽边,该第二接触件上方成型一顶片相应该第一接触件的导通片直接弹抵导接,使该第一接触件的导通片与该第二接触件的触片产生间隔落差。
这样,该第二接触件的触片焊接后,并不影响该第一接触件的导通片与该第二接触件的顶片间的导接关系,保持电路板与耳机插座之间信号传递的通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一种耳机插座结构,该耳机插座包含一耳插件、至少一第一接触件及至少一第二接触件;该第一接触件的触片与该第二接触件的触片系成型为状,令该耳机插座透过该第一接触件的触片与该第二接触件的触片系先与该电路板进行插置定位,避免该第一接触件与该第二接触件位置偏移,使焊点确实导通,无需耗时重新焊接进而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保持了电路板与耳机插座之间的信号传递的通常,提高听觉享受且提高产品的正面评价,进而提高消费者对该项产品购买欲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习用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插座配合电路板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插座配合电路板组装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插座配合电路板组装示意图(二)。
图中附图标记为:10-耳机插座;11-耳插体;111-插孔;112-切槽;113-插槽;12-第一接触件;121-插脚;122-触片;123-倾片;13-第二接触件;131-插脚;132-触片;20-耳机插座;30-耳插件;31-插孔;32-跨槽;33-插槽;331-定位凹;332-抵片;34-插槽;341-抵片;40-第一接触件;41-插脚;42-触片;43-挡片;44-导通片;50-第二接触件;51-插脚;52-触片;53-顶片;A-电路板;A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师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师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7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砖
- 下一篇:移动设备和便携式电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