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C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6334.5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9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周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周旋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IC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是一习知的IC10,该IC10的两侧是各设有四间隔排列的连接片11,该连接片11设有第一水平部12、铅直部13、及第二水平部14,在使用上借由该外张的第二水平部14直接焊接在电路板17上。
由于有部份类型的IC甚为昂贵,为了确保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且又可方便取下,采用一连接器电连接,该连接器再焊接在电路板17上。
然而由于该IC10原本要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故其设有外张的第二水平部14,如此要就无法连接在一般习知的IC连接器,习知的IC连接器所连接的IC是无外张的第二水平部,仅有铅直部与IC连接器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连接器,当IC放入后需借由位移才能迫紧电连接,如此可方便IC置入电连接及达到确实的电连接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IC连接器,其是连接一IC,该IC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接连片,其包括有:一座体,其设有周壁使形成一放置槽,其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槽,该放置槽可放入一IC,该放置槽一端为自由放置端,另一端为迫紧端;及多个端子,其设于该座体的端子槽,其设有一弹性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弹性臂设有一接触部与该IC的连接片电连接,该固定部与该座体固定,该接脚部伸出该塑胶座体下端;当该IC放入该放置槽的自由放置端时,该IC的连接片是位于二端子之间,当该IC向该迫紧端位移时,IC的各连接片与各端子的接触部弹性电连接。
由以上的构造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当IC放入后需借由位移才能嵌入电连接,如此IC纵然具有第二水平部仍可避开端子的弹性臂,而可方便置入电连接。
2.可先零嵌放入IC,再借由平移嵌入电连接,如此置放容易且电连接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IC焊接在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IC未嵌入时上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IC未嵌入时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IC嵌入时上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IC嵌入时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IC未嵌入时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IC嵌入时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IC嵌入时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IC未嵌入时上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IC嵌入时上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IC未嵌入时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IC嵌入时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取出IC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IC连接器是连接一IC20,该IC20至少一侧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连接片21,该连接片21设有第一水平部22、铅直面的接点23、及第二水平部24,该IC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30、多个端子40、及一抵推元件,其中:
该座体30设有周壁31使形成一放置槽32,其至少一侧设有多数间隔排列的端子槽33,该放置槽32可放入该IC20,该放置槽32一端为自由放置端34,另一端为迫紧端35,该自由放置端34外侧设有一枢接槽36,该枢接槽36与放置槽32间设有一开孔37,另该迫紧端35外侧设有一弹性元件38,该弹性元件38为一金属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周旋,未经蔡周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