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46293.X | 申请日: | 2007-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吟;陈世昌;王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2B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生产良率较高且可靠性较佳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中,所采用的导光板为棱镜型导光板(V-cut light guide plate),其用以导引光线方向,以产生均匀的亮度。为了将棱镜型导光板固定于框体中,棱镜型导光板被进一步加工设计,使棱镜型导光板边缘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固定构件部,但这些不规则形状的固定构件容易造成液晶显示器经组装后面板边缘的显示不均(mura)现象,因此一般业界常使用的棱镜型导光板的边缘是为一平直状,并使用粘着层将棱镜型导光板固定于框体,以避免上述的缺点。
图1A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背光模组包含灯罩100、扩散片(diffuser film)200、集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300、导光板400、反射片(Reflector film)500及框体600,其中灯罩100中设置光源(图中未示),且导光板400的边缘设于灯罩100的开口端,而框体600上依序堆叠反射片500、导光板400、扩散片200及集光片300;请参考图1B,图1B所示为图1A的框体局部区域A的放大立体图,框体600具有一承载部610,承载部610上设置如图1A所示的扩散片200、集光片300、导光板400及反射片500,使光线产生扩散效果并使背光模组发出均匀的光线。
图2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部分组装放大的示意图,各个背光模组元件设置于框体600中,以达到定位的效果;然而,导光板400是利用粘着层700粘贴于框体600的承载部610上,借以固定导光板400及反射片500。但现有框体600的承载部610为平滑表面,易造成粘着层700脱落的情形,导致固定强度不佳,进而造成背光模组的组装良率不佳;此外,尤其当背光模组进行摔落测试,致使粘着层700极易有滑落的现象产生,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目前业界所急迫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框体包含一粗糙面,此粗糙面设置于框体的承载部的上表面,且用以增加粘着层与框体的粘着面积,进而提高导光板及粘着层固定于框体的强度,以提升产品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框体上不需额外制作固定装置以将导光板固定,仅需利用粗糙面设置于框体的承载部的上表面,增加粘着层贴附框体的粘着面积,进而改善粘着层与导光板的粘着强度,以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成本与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含:一框体,其具有一承载部,且承载部具有一粗糙面;一导光板设置于框体上;及一粘着层,设置于粗糙面与导光板之间,用以粘着导光板于框体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中,借由在框体的承载部上设有一粗糙面,以提高粘着层贴附于承载部的面积,由此可改善粘着层与框体的间的粘着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亦不需额外制作固定装置,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成本与时间;另一方面,背光模组在摔落测试时,粘着层更能紧密贴附于框体上,进而使导光板及粘着层不易从框体脱落,而达到产品良率提高及可靠性较佳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A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1B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框体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3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部份剖视图。
图4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部份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10、粘着层20及框体30。其中,框体30具有承载部32,导光板10是利用粘着层20粘着于框体30的承载部32的上表面A1,以固定于框体30上。框体30的承载部32的上表面A1设有粗糙面40,用以增加框体30与粘着层20的粘着表面积,进而改善粘着层20与框体30的附着强度,可以防止背光模组进行摔落测试时,粘着层20及导光板10自框体30脱落,借以提高产品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