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筷子专用消毒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6156.6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2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国治 |
主分类号: | A61L2/08 | 分类号: | A61L2/08;A61L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筷子 专用 消毒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设备,特别是专门用于筷子的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一次性筷子,在我国已流行多年,每年要消耗450亿双,砍伐600万棵大树,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浪费。其兴起原因,主要是筷子重复使用中,不消毒或消毒不严,容易传染疾病。目前我国已有一亿多人是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与餐具不洁,有很大关系。虽然我国在1994年发布了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43),规定了蒸汽、热力、煮沸、红外线和臭氧等多种器械消毒方法,但未对筷子规定具体的有效而快速的消毒措施。至于一次性筷子,其制成后,包装一层色纸或塑料膜,不知它是否真正有效消毒?即使消毒,在运输、贮存、直到使用前,难保不被再次污染!可见一次性筷子,实用中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安全卫生。
如欲节约竹木资源,最好办法是重复使用筷子。重复使用筷子的关键问题在于:采用什么消毒方法和器械?才能实现快速有效消毒,并适应众多人群同时进餐的需要;用什么技术措施?来保证消毒后直到用餐前,全过程的清洁卫生,避免人手接触,不被环境再次污染,让用餐者完全放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筷子专用消毒设备,它是由消毒箱和筷子盒组成,其特征是:消毒箱为左右双门双室,具有分别独立的自动控温限时系统,实行交替消毒。筷子盒为250×80×60mm的不锈钢制成。筷子消毒后,直到用餐前,始终存放在消毒箱中,保证了全过程的清洁卫生,解决了上述筷子消毒的关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快速有效消毒,确保筷子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染,进而逐步减少或停用一次性筷子,达到节约竹木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筷子盒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1、盒盖。2、上孔板。3、角板。4、下孔板。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消毒箱外层以石棉和玻璃纤维作隔热保温,保温层厚20-30mm;用远红外线或镍铬丝加热,自控温度在120℃,保持10-20分钟为一消毒周期;消毒箱每个单室内层用不锈钢制成,其容积大小,以能同时放入6个筷子盒为限。筷子盒也用不锈钢制成,盒内上孔板距顶部85mm,下孔板距底板30mm,上下孔板中都均匀分布8个8×16mm的方孔,上下孔板相对应的各孔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鉴于目前市售筷子尺寸,尚未完全统一,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筷子盒尺寸,作相应调整。
本设备的消毒操作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将洗净的筷子,小头向下,插入竖直放置的筷子盒的方孔中,盖好盒盖,再放入消毒箱中,先检查其控温限时系统的指令,设置是否正确,经确认后,启动电源加热,进行消毒,完成消毒时间后,自动停机降温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国治,未经潘国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