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6111.9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单丹丹;刘付勇;李春青;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10/38;H01M1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内部具有保护装置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鉴于锂离子电池的优越性能,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安全性能也倍受人们重视。引起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电池体内的电流过高,达到其爆炸点。引起电池体内电流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放电电流过大。
电池过流能引起各种故障,过流会直接导致池体电流上升,可能进一步引起电池燃烧、爆炸的故障。目前技术中主要通过外电路实现过流保护,即在电路中加一个电流检测电阻,回路电流会在检测电阻上产生一个压降,锂离子电池保护芯片的通过检测这个变化的压降,当达到一定值,保护芯片便会切断外电路,进而起到保护的作用,图1为一典型的外置电流保护电路。这种过电流保护电池的方法是采用外电路保护,因此,占用较大空间,这种电池的外电路保护芯片需要另外焊接在电池上,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且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单元、电池壳体、密封电池壳体的盖板组件,电池单元与盖板组件通过导电端子电连接,其特征是:在电池单元和盖板组件之间串联有电流保险丝。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保险丝和盖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隔圈。
进一步地,隔圈上设有设置有允许电流保险丝一引脚穿过和盖板组件电连接的的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直径与电流保险丝引脚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保险丝外层用塑料封装保护。
保险丝的引脚为表面镀锡的铜线。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控制原件设置在电池内部,因此电流检测准确、动作快,能及时断开电池回路。2、电流保险丝与盖板组件之间通过隔圈隔离能避免电流保险丝与盖板组件短路。3、隔圈上设置的穿孔能固定电流保险丝,保证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使电池更安全。4、保险丝外层用塑料封装能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腐蚀电流保险丝。5、保险丝的引脚采用表面镀锡的铜线,即便于焊接、又能保证低电阻和好的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电池电流保护原理
图2是电流保险丝图
图3是电流保险丝与导电端子串联图
图4是隔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圆柱形18650锂离子电池为例,对电池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该电池包括电池单元6、电池壳体(未示出)、密封电池壳体的盖板组件(未示出),电池单元6与盖板组件通过导电端子3电连接,在连接电池单元6和盖板组件的导电端子3上串联有电流保险丝9。保险丝9外层用塑料封装保护,使之与电解液隔离,保险丝9采用镀锡铜引脚4、5,其引脚4与电池单元6的导电端子3电连接,另一引脚5穿过具有穿孔7的隔圈8与盖板组件焊接连接。电流保险丝9具体参数如下:
工作电流:45℃
额定电流:8A
额定电压:24V
动作电流:25A
动作时间:100ms
内阻:9毫欧
一旦电池体内的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的电流25A,电流保险丝就会迅速断开,电池停止放电,电池就不会因过热引起的燃烧、爆炸。不同型号的电池根据其工作环境可选择合适参数的电流保险丝。
本发明还适用于方壳等形状的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6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