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44429.3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建;程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G01P3/44;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光亮 |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转速 传感器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用的注塑式转速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摩托车用的一种注塑式转速传感器,包括塑料外壳1、骨架2、磁铁3、极销4、电气端子插片5。制造这种转速传感器时,如图1所示,先将骨架2预注塑成形,再将极销4和磁铁3、电气端子插片5分别装配于骨架2的两端后,然后将装配后的骨架2安装在模具上,进行二次注塑成形,注塑如图2所示的塑料外壳1。从图1可看出,由于骨架2上无支撑,在二次注塑过程中,骨架2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会沿着塑料外壳1的套筒12向下滑移,造成制造出的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它可以防止在二次注塑过程中向下滑移,并且注塑后的产品不会发生泄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中部设有不少于三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支撑架环设有多圈密封尖边。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环设有三圈窄长尖锐的密封尖边。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为三个,其中两个支撑架成对称分布,另一个支撑架设置于两个支撑架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骨架上设置有支撑架,防止在二次注塑过程中骨架向下滑移;并在支撑架上环设有窄长尖锐的密封尖边,二次注塑时,高温塑料与密封尖边熔融结合,堵住了内外的通道,从而使支撑架的密封性能更好,注塑后的产品不会发生泄漏。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解决传感器在二次注塑后内部发生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装配有极销、磁铁和电气端子插片的骨架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塑料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本实用新型注塑而成的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5是塑料外壳的泄漏点示意图。
图中,1塑料外壳,2骨架,3磁铁,4极销,5电气端子插片,12套筒,22骨架,220密封尖边,221、222、223支撑架,224、225、226凸块,110泄漏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包括骨架22,骨架22中部设有三个支撑架221、222、223,每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90°。即其中两个支撑架222、223在骨架22中部成对称分布,另一个支撑架221设置于两个支撑架222、223的中间。每个支撑架底部各设有凸块224、225、226。
这种结构在骨架上设置有三个支撑架,在二次注塑过程中,通过三个支撑架221、222、223上的凸块224、225、226支撑在模具上,可使骨架22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防止在二次注塑过程中骨架向下滑移。但注塑过程中,凸块224、225、226在模具上的支撑点处无法完全熔化,因此在二次注塑后,凸块224、225、226与模具的接触处仍然裸露在外,使得注塑成型的转速传感器存在泄漏点110,如图5所示,外部水气或者其他介质容易从泄漏点110处进入传感器内部。该泄漏点110即是凸块224、225、226在模具上的支撑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每个支撑架环设有多圈窄长尖锐的密封尖边220,图3所示的注塑式转速传感器的骨架上设有三圈密封尖边220。
本实用新型在骨架上设置有支撑架221、222、223,并在支撑架221、222、223上环设有窄长尖锐的密封尖边220,二次注塑时,高温塑料与密封尖边220熔融结合,堵住了内外的通道,从而使支撑架221、222、223的密封性能更好,注塑后的产品不会发生泄漏。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解决传感器在二次注塑后内部发生泄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