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241.9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弘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弘翊 |
主分类号: | F21V15/02 | 分类号: | F21V15/02;F21V7/04;F21V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光亮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反射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
背景技术
电灯的发明,照亮了人类夜间生活,而无须在黑暗中摸索,但目前常见的照明结构10(如图1所示),该照明结构10包括灯壳11、至少一个灯管12及反光格栅13,灯壳11具有容置空间111,灯管12与反光格栅13分别组装于灯壳11的容置空间111中内藏,使灯管12位于灯壳11与反光格栅13之间,经由前述电路进一步分析,仍存在以下问题:
(1)温室效应破坏结构:灯管12受反光格栅13影响,使其无效漫射光X聚集于灯壳11内,造成灯壳11内温度累积形成温室效应,且温度的上升将严重伤害照明结构加速材质劣化,进而提高汰换率。
(2)光线不足耗费电能:灯管12受反光格栅13影响,灯管12大部分光线无法有效反射输出至灯壳11外,导致光源反射效率低落,造成光输出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有效提供照明所需亮度,且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它可以降低温室效应,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灯壳、至少一组连接件、至少一个反射件及至少一个灯管,灯壳一侧成型为开放式容置空间,反射件一侧成型为带开放式反射空间的曲面,灯管相应该反射件的反射空间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灯壳的容置空间上,灯管通过反射件降低无效漫射光,使灯壳温度无法累积,保护照明装置免遭受温度破坏,延长使用寿命,进而减缓照明结构的汰换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还可以提供充足光线,并节省电能成本耗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灯壳、至少一组连接件、至少一个反射件及至少一个灯管,灯壳一侧成型为开放式容置空间,反射件一侧成型为带开放式反射空间的曲面,灯管相应该反射件的反射空间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灯壳的容置空间上,灯管大部分光源透过反射件的曲面有效反射输出,提升光源反射效率提供充足光输出,不仅有效提供照明所需照度,且节省能源降低电力成本的耗费。
另外,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还可以提供快速调整焦点使其反射聚散光均匀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灯壳、至少一组连接件、至少一个反射件及至少一个灯管,灯壳一侧成型为开放式容置空间,反射件一侧成型为带开放式反射空间的曲面,灯管相应该反射件的反射空间通过连接件设置于灯壳的容置空间上,灯管通过连接件配合焦点位置不同,可快速调整焦点使其反射聚散光均匀输出提供组装的灵活性及使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常用照明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光学反射照明装置的灯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与反射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与反射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与反射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与反射件相对位置示意图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与反射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五;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反射件及挡光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反射件及挡光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反射件及挡光件相对位置示意图三。
图1中,10照明结构,11灯壳,12灯管,13反光格栅,X无效漫射光;
图2至图10中,20照明结构,30灯壳,31容置空间,40连接件,41结合部,50反射件,51曲面,511反射空间,52镜面膜,60灯管,61连接部,70挡光件,71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10所示,该照明结构20包括灯壳30、至少二个连接件40、至少二个反射件50及至少二个灯管60;
灯壳30具有二个开放式容置空间31,灯壳30可为塑材一体射出成型,灯壳30可为铝材一体压出成型,灯壳30可为铁材一体冲压成型,灯壳30通过前述成型符合UL-94V0安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弘翊,未经蔡弘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取自然缝安装结构的车体内侧墙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点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