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内回流精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4204.8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益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2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回流 精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精馏系统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内回流精馏装置,可用于有机化工,用于精细化工中、小批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提纯,或生产过程中溶剂回收。
背景技术:
在精细化工生产中有很多液体产品要通过精馏,去除低沸和高沸杂质,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就是具有较低凝固点的固体产品,如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也要通过精馏,才能达到质量要求。但是一般的精馏设备基本上都有只能用来加工一种产品的局限性:
(1)常压精馏的设备不能作减压使用,减压的也不能作常压精馏。
(2)适应高沸点物料的精馏塔,不能用来加工低沸点的,反之也不行。
(3)能分馏互溶的物质,但不能分馏既有互溶的物质又有不互溶的物质。
参照图2,一般小型精馏塔在冷凝器下面装集液器,集液器由集液漏斗13和与漏斗底部连通的取出管14组成,集液漏斗13为锯齿形上口12,其上口截面积只能是塔的2/3,否则要产生气阻,影响物料蒸汽的上升,因此冷凝后的液体只能收集到2/3,还有1/3回流下去了,还有部分回流靠受液器出口阀调节,取出少了,冷凝液从集液器上部锯齿凹槽中溢流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多功能多用途的内回流精馏装置,主要解决一般精馏塔只能用来加工一种产品的技术问题,可精馏多种产品,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设备投资,又加快新产品上马的速度,减少低沸损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谓一举多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内回流精馏装置,由导热油炉、精馏塔、受槽和二级真空泵组成,所述的精馏塔由塔釜、塔节、填料段、集液分布器、冷凝器依次组装而成,导热油炉顶部与塔釜上部连通,导热油炉底部通过输送泵与塔釜底部连通,精馏塔顶部和集液分布器均设有引流管引出后并流再分两路分别输入受槽A和受槽B,二级真空泵通过管路与受槽A和受槽B的顶部连通。
所述的集液分布器由集液环、集液漏斗、降液管、分布漏斗和取出管构成,集液漏斗设置在集液环下方,集液漏斗内设置降液管,降液管伸出集液漏斗底部与倒置的分布漏斗连通,集液漏斗底部侧向引出取出管。
所述的冷凝器由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组合而成,为上下设置的2组冷凝盘管,冷却液输入口和输出口均设置在冷凝盘管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集液器的改进,a)保证塔顶的冷凝液全部收集;b)塔内上升的蒸汽又能通过环隙上升到塔顶冷凝器,而且无阻力;c)加高受液器,增加冷凝液的停留时间,这又可分离部分共沸而不互溶的组分。如环庚酮产品要求含水量控制在万分之五以下,但是环庚酮和水是共沸的,而且不互溶的,如内回流塔中没有这种装置是无法分离的,在本实用新型上操作,在出低沸时加大回流量,让水分首先分离出来进入低沸槽,分水结束后收正沸。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冷凝器的改进:a)采用盘管冷凝器,冷凝效果好,阻力小,一般物料蒸汽都可以冷却成液体,就是有少量固体或凝固点较低的物料也可使用,生产的BSA和叔丁基如用列管冷凝器,则几小时后被结晶堵死,如使用盘管冷凝器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采用二级冷凝便于调节,节省能源,降低物料消耗。c)一般盘管冷凝器的冷却液都是从下往上升的,这样和塔内的气体成并流方向,冷却效果差,本实用新型冷却液从上部进入盘管,然后再从上部出,既是逆流又保证管内充满冷却液,经过冷热交换后再出冷凝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设备流程图
图中:1-导热油炉,2-塔釜,3-塔节,4-填料段,5-集液分布器,6-一级冷凝器,7-二级冷凝器,8-受槽A,9-受槽B,10-二级真空泵,11-输送泵。
图2为现有集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2-锯齿形上口,13-集液漏斗,14-取出管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液分布器
图中:51-集液环,52-集液漏斗,53-降液管,54-取出管,55-分布漏斗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5-冷凝盘管,16-冷却液输入口,17-冷却液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4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