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防水套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3944.X | 申请日: | 2007-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丽;倪洁民;闫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永利 |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防水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过墙壁输水管道的防漏水的结构,尤其与柔性防水套管的柔性密封件有关。
背景技术
通常,柔性防水套管用于两个水池之间或水池与外界的连接之间。因为在水池的墙壁中嵌入的套管与穿过该套管的输水管道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应能保证输水管道在夏季或冬季出现的热胀或冷缩,或地基下沉造成的沿套管的轴向或径向的位移。为实现上述的位移及防漏水,在柔性防水套管中使用橡胶O型圈进行密封及实现柔性连接。但因这种柔性防水套管结构复杂,安装技术要求高,且输水管道的轴向和径向位移量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例如以DN250的输水管道穿过嵌入墙壁中DN300的套管为例,其大管上的内径与小管的外径间半径方向间隙为(309毫米-273毫米)÷2=18毫米,定位处的间隙只有(281毫米-273毫米)÷2=4毫米。又因用O型密封圈止水时,O型密封圈偏心时止水效果不好,其允许的偏心量即位移量一般仅为±1.5毫米。而实际上两水池间连通时,因水池大小,深浅不同,地基下沉量也不一样,因而造成的输水管道径向位移量很大,远远超过±1.5毫米,由此会造成管道卡死,严重时管墙破裂大量渗水。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柔性防水套管不仅结构复杂,安装技术要求高,并且橡胶O型圈提供的柔性位移量小,已不适宜实际工程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柔性防水套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柔性位移量大的柔性防水套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防水套管,其包括第1套管、第2套管和输水管道,在第1套管外端口内圆周面与输水管道的一端口的外圆周表面利用法兰盘固定密封,在第1套管的内端口的内圆周面的下部与输水管道外圆周表面的下部之间设置支架,该支架固定在该输水管道上,在输水管道的另一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法兰盘与第2套管的外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法兰盘之间通过压盘和螺栓压紧安装有橡胶柔性密封套。
其中优选为所述橡胶柔性密封套由内、中、外胶层、帘布层构成,并且沿轴向整体呈阶梯筒状,在其两端口外圆周表面上各设置一个环状凸缘,在直径小的一端上的环状凸缘上均布设置螺栓孔,在直径大的一端上的凸缘中嵌入加固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防水套管的优点是安装方便、柔性位移量大、适应地基沉降性能好,不会造成管道卡死,而其密封性能好,防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防水套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防水套管的剖视图,其中包括:输水管道(1)、第1套管(2)、第2套管(3)、固定密封用法兰盘(10)、支架(9)和橡胶柔性密封套(4)及压盘(6)(7)。其中,固定密封有法兰盘(10)固定在输水管道(1)的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与第1套管(2)的外端口的内圆周面之间,支架(9)被设置在第1套管(2)内,但被固定在输水管道(1)的外圆周表面上,该支架(9)的长度为其圆周长的1/3或1/4。利用螺栓(5)和压盘(7)(6)将橡胶柔性密封套(4)紧固在第2套管(3)的外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法兰盘和输水管道(1)的另一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法兰盘上。设置在第1、2套管上的法兰盘的个数与水池墙壁的厚度有关,但只少要在各套管的两端口处各设置1个法兰盘。橡胶柔性密封套(4)沿轴向整体呈阶梯筒状,并在其两端口的外圆周表面上各设置凸缘,在直径大的凸缘中可嵌入加固环(8)。所述的橡胶柔性密封套(4)由内、中、外胶层、帘布层、加固环(8)等部件成型硫化后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防水套管的优点是安装方便适应地基沉降性能好,不会造成管道卡死,而其密封性能好,防水可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柔性密封套后,可以用DN250的输水管道穿过嵌入水池墙壁中的DN350的套管,这时大管的内径与小管的外径间半径方向间隙为(359毫米-273毫米)÷2=43毫米。其定为处的间隙也是43毫米,该间隙全由橡胶柔性密封套来密封,其径向位移量可达到间隙之半,为±2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永利,未经符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