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904.5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李立国;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1/00 | 分类号: | F02M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共轨电控 燃油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涉及一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行业对排放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燃油喷射的高压化和控制的柔性化是燃油供给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其中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今燃油喷射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现有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有如下典型的构型(如图1):主要由低压油路6、高压共轨泵1、高压油管2、高压油轨3、电控喷油器4、ECU(电子控制单元)5六大部分组成。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低压油路6将储存在油箱里的燃油初步加压并输送到高压共轨泵1,高压共轨泵1将燃油进一步加压通过高压油管2输送到高压油轨3,电控喷油器4的进油口通过高压油管2与高压共轨3相连获得高压燃油,ECU 5通过控制高压共轨泵1的供油量或通过专门的压力控制阀(PCV)8使高压油轨3中获得稳定燃油压力,并控制电控喷油器4向气缸内定时定量的喷射燃油。现有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与柴油机的匹配过程中虽然对缸盖的改动较小,但是为适应高压共轨泵1的安装,需要对机体作较大改动,使非共轨柴油机改型为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过程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和较高的成本。而且需完全替换非共轨柴油机原有燃油喷射系统,对现有的电控分配泵、电控单体泵、电控直列泵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产品资源、生产资源和技术资源都是极大的浪费,使得在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和柴油机在向高压共轨柴油机改型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装置,以期解决在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设计开发和现有柴油机向高压共轨柴油机改型的过程中对现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资源的浪费问题,寻求更加快速和经济的、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资源的、适合中国柴油发动机技术和产品国情的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包括由低压油路、高压共轨泵、高压油管、高压油轨、电控喷油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共轨泵和低压油路采用现有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电控高压油泵和低压油路;所述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包括:插入式电控单体泵系统、组合式电控单体泵系统、时间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系统、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系统、位置控制式电控直列泵系统和泵管阀管嘴系统;所述电控高压油泵包括:电控单体泵、时间控制式电控分配泵、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位置控制式电控直列泵和泵管阀管嘴系统的泵管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控高压油泵的凸轮型线改为多项式凸轮型线或加速度变化缓慢的凸轮形线。所述的低压油路的滤芯孔径应小于5u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其特征还在于:对于不含出油阀结构的电控高压油泵,在电控高压油泵与高压油轨之间安装出油阀。对于包含正时控制机构的电控高压油泵,正时控制机构改装为固定的正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当所述的电控高压油泵采用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时,用带锥阀的螺堵代替电磁断油阀安装在电磁断油阀的安装孔内,并封堵泄油阀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产品资源、技术资源和产业基础进行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降低了现有装备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向高压共轨发动机改型的开发周期和改造成本,有效降低了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进化难度和市场化的阻力,地扩大了适应范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产品、生产设备等资源,对现有装备非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将燃油系统技术升级过程中发生的对柴油机体结构上的改变降到最低,具有开发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简图。
图2为现有时间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简图。
图3为现有插入式电控单体泵系统简图。
图4为现有组合式电控单体泵系统简图。
图5为现有泵管阀管嘴系统(PPVI)系统简图。
图6为现有位置控制式电控直列泵系统简图。
图7为现有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