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744.4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栋;高志强;吕威;查洋;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外科手术 缝合 | ||
1.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包括拾线器(A)、持针器(B)和缝针(24),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还包括彼此之间形成关节(8)的活动手柄(10)和固定手柄(15)以及位于活动手柄(10)和固定手柄(15)之间的弹簧(13),所述拾线器(A)包括具有出针孔(2)的外管(6)、位于所述外管(6)内的拾线拉杆(5)以及拾线机构(1,33),所述持针器(B)包括持针器管(17)以及位于所述持针器管(17)内的持针拉杆(18)和弹性拉杆(21),所述拾线拉杆(5)的后端与所述活动手柄(10)形成关节(7),所述缝针(24)的后端与所述弹性拉杆(21)的前端相连,所述弹性拉杆(21)的后端与所述持针拉杆(1 8)连接,所述持针拉杆(18)的后端与所述活动手柄(10)形成关节(9),所述持针器管(17)的前端延伸为针鞘(23),所述针鞘(23)的前端开放为针孔(26),供所述缝针(24)进出所述针鞘(23),不进行缝合时所述缝针(24)位于所述针鞘(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线机构为位于所述外管(6)末端的拾线钩(1),所述拾线钩(1)的弧度部分与所述拾线拉杆(5)形成关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10)和所述固定手柄(15)所形成的关节(8)位于所述拾线拉杆(5)和所述活动手柄(10)所形成的关节(7)以及所述持针拉杆(18)和所述活动手柄(10)所形成的关节(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杆(21)的前端形成两齿(27),后方设有卡筒(22),当所述卡筒(22)向后移时,所述两齿(27)弹性张开,使所述缝针(24)取下,当所述卡筒(22)向前移时,所述两齿(27)卡紧,使所述缝针(2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针(24)的后端与所述弹性拉杆(21)的前端为无缝连接,所述弹性拉杆(21)的后端部分有螺纹(29),所述持针拉杆(18)的前端形成筒状,筒的内壁有螺纹(30),与螺纹(29)相配合,持针拉杆(18)的后端形成关节眼(31),在与持针拉杆(18)向后延长线相当位置的活动手柄(10)上有关节突(32),关节眼(31)套在关节突(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10)的后下方固定有线轴(11),所述持针器管(17)的后下方设有限线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鞘(23)为弧形,所述缝针(24)的弧度与所述针鞘(23)的弧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鞘(23)向上弯曲呈反张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线机构为位于拾线拉杆(5)前端的拾线三角片(33),在所述外管(6)的前方内外两壁有对应的拾线窗(3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科手术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针(24)的针眼(25)位于其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7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病毒检测样本中活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