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692.0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公旭;黄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B25H1/14;B25H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状物入出料 二段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状物料的入出料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面板的入出料技术中,关于液晶面板在一个承台上进行检测或处理之后的后续移载动作,主要是先以若干顶杆将该液晶面板顶高,然后再以机械手臂伸入移走。然而,液晶面板在该承台上进行检测或处理时,为了固定该液晶面板,通常会以抽真空的方式将该液晶面板吸附于该承台表面。因此,在却以顶杆将该液晶面板顶高时,即会遭遇到无法快速的将液晶面板顶高的问题。其通常是透过该等顶杆将液晶面板慢慢的顶起,让空气能进入至该液晶面板以及该承台之间后,液晶面板的上下气压平衡,才能快速的将液晶面板顶起。
上述的操作方式,欲使该等顶杆将液晶面板慢慢的顶起,通常必须使用可精密控制行程的伺服马达,否则顶起速度过快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液晶面板破片的问题,然而伺服马达的单价极高,成本效益不佳。又,此种需缓慢的作业程序,无法满足快速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其可快速的将板状物自承台上顶高。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其可使用较便宜的驱动器,例如空压缸,进而可节省成本。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上方具有一承台,该承台表面具有多数个气嘴,该等气嘴是透过气体管路连接于一喷/吸气装置;一活动顶组,具有一架体及多数个顶杆,该架体位于该承台下方,该等顶杆设于该架体且可活动地由下而上穿过该承台,该等顶杆彼此间相隔预定距离;一第一驱动件,具有一第一本体以及一第一驱动杆分别位于该第一驱动件的两端;一第二驱动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以及一第二驱动杆分别位于该第二驱动件的两端;其中,该第一驱动件以及该第二驱动件分别以其一端连接于该承台以及该架体,且分别以其另一端彼此连接。通过此,可达到快速顶高板状物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快速顶高:通过由本实用新型,可将板状物先顶起一段小高度,并使其呈气浮状态后,再预起至所需高度,整体操作时间短,速度快,可进而加速入/出料的时间。
二、成本较低:通过由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第一驱动件以及该第二驱动件的分段行程设计,可使用便宜的空压缸即可达到所需的顶高效果,不需使用昂贵的伺服马达来控制行程,成本即可通过此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剖视示意图,显示承台与气嘴的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气体管路位于承台上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动作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动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
11基座 12承台 121底板
122透明板 13导杆 14气嘴
16气体管路 18喷/吸气装置 21活动顶组
22架体 23套筒 24顶杆
25顶接块 31第一驱动件 32第一本体
34第一驱动杆 41第二驱动件 42第二本体
44第二驱动杆
50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
52承台 58架体 61第一驱动件
62第一本体 64第一驱动杆 71第二驱动件
72第二本体 74第二驱动杆
91板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板状物入出料二段式顶高装置10,主要由一基座11、一活动顶组2 1、一第一驱动件31以及一第二驱动件41所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压簧被碾压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 下一篇:一体化配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