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3634.8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2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蔡火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6 | 分类号: | G06F3/046;G06F3/0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唐曙晖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数字 天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整合电磁式数字板功能的显示器内的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将数字板(digitizing tablet)功能整合于显示器内,其中,电磁式数字板具有可靠性高、线性佳与分辨率高等优点,所以常采用电磁式数字板整合于显示器内。
如图1,以往一种整合电磁式数字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包含一液晶面板11、一位于液晶面板11后方的背光模块12及一位于背光模块12后方的天线模块13,天线模块13是一印刷电路板(PCB)而其表面布设有X轴天线与Y轴天线,用以感测一电磁笔14的磁场,以供数字板的控制电路来计算出电磁笔14的坐标来传送给计算机。
背光模块大致可分成侧向式背光与直下式背光两种,如图1的背光模块12属于侧向式背光,其两相对侧设有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121及两冷阴极灯管121中夹置一导光板122,而直下式背光是在导光板下方设置多根间隔并列的冷阴极灯管,以提供分布均匀的亮度及高亮度。
随着发光二极管的技术成长,今日已渐渐有背光模块以发光二极管取代冷阴极灯管来作为光源。然而,若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改用发光二极管,由于一般电磁式数字板的磁场容易被金属材质所破坏造成线性不良或阻隔造成无法动作,所以使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显示器较难与电磁式数字板整合。
详细来说,如图2,背光模块12’也设置于液晶面板11与天线模块13之间,背光模块12’具有一布局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发光二极管1211’的电路板121’及一位于电路板121’上的导光板122’。电路板121’上的金属走线会对位于其后方的天线模块13造成不良影响。况且,目前为让发光二极管1211’可获得较佳的散热效果,常将电路板121’的铜箔面积加大,使天线模块13易因电路板121’上的金属而无法接收到磁场信号或磁场信号不完整,造成线性不良,需经复杂运算来修正,甚者难以透过运算作修正造成得电磁式数字板无法正常动作。因天线模块13设于电路板121’的下方,也使电路板121’的散热效果受到影响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发光二极管的不良影响的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与增加散热效果的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
于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包含一个基板及一个天线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天线回路具有分别布设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X轴天线与Y轴天线,该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还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用布线,该发光二极管用布线布设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的至少一者,并具有多个呈矩阵排列且适合供放置与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的导接部,及多条电连接于对应导接部并规则化排列的走线,又该导接部的位置错开该天线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布设有提供置放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用布线,所以发光二极管的摆放位置能错开天线回路及发光二极管用的走线形成规则化排列,进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用布线对电磁信号的影响可产生一致及降低,并能达到有效降低发光二极管的不良影响、降低成本与增加散热效果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一种整合电磁式数字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为侧向式背光模块;
图2是以往另一种整合电磁式数字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且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数字板用的天线模块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天线回路中X轴与发光二极管用布局的一范例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天线回路中Y轴天线的一范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整合于一显示器内的示意图;及
图8是图7的显示器的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符号定义操作的系统
- 下一篇:通讯模块用的迭合封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