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电源供应器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384.8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5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清辉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电源 供应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结构,尤指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式的电脑主机中皆安装有电源供应器,其主要用途将一般交流电(AC)转换成提供电脑主机中各零组件所需的稳定直流电源(DC),其主要设计方式,在电源供应器开启状态下,才能供应电流予电脑系统内部的各元件使用。
除了上述供电方式之外,电源供应器另设计一组待机电源输出装置,以供应主机板在关机状态下唤醒电脑功能所需的微量电流;然而电脑在待机状态下一直在消耗电源,并无法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因而有待改进。
而目前市面上已推出根据消耗功率(即根据电流、电压参数)而适时调整电流供应的多种功率控制器,但如何将其应用于本申请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上,目前尚无先例面市。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乃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电脑电源供应器节能装置,可以摒除习用产品缺点,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节能装置,以弥补目前现有状况的缺失,达到节省电脑在关机状态或在睡眠状态下所消耗的电源,以节约能源。
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节能装置,于电脑电源供应器的底壳上安装有电源插座及电源开关,电路板上安装有铝质散热鳍片,罩盖在底壳上的外盖内安装有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
电源供应器底壳的电路板上安装有一用于降低输入功率的节能装置。
其中,节能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衔接至电源供应器的主要电源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透过将节能装置设置于电脑系统的电源供应器上,使得电脑在待机状态下,可有效地节省输入的功率值,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为了让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佐以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U形底壳10的前侧板上安装有电源插座11及电源开关12、底侧电路板上安装有二组铝挤成型的散热鳍片30;电源供应器的ㄇ形外盖20可罩盖在底壳10上,外盖20内部锁固有散热风扇21;其主要特征在于:
底壳10的电路板上安装有一节能装置(节能板)40,节能装置40临近于其中一散热鳍片30,一种可被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的节能装置,参阅图3所示的电路图,该节能装置40主要为一节能板安装在电源供应器的电路板上,该节能装置40的电源输入端41、42衔接至电源供应器的主要电源输出端,进入节能装置40的电源透过若干电阻45、若干电容46、若干二极体47、若干电感48以及IC 49等电子零件的作动下,最后经由二电源输出端43、44的输出,可以有效地节约电源。
其中电阻:5R1、5R1A 330K/0.25w表示功率为0.25W阻值为330KΩ的电阻;
电容:5C1 222/1KV表示耐压值为1KV、容量为2200PF的瓷介电容器;
电阻:5R2 22R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22Ω的电阻;
电阻:5R3 1K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1000Ω的电阻;
电容:5C4 103表示耐压值为50V、容量为10000PF的瓷介电容器;
电阻:5R4 150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150Ω的电阻;
电阻:5R5 100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100Ω的电阻;
电阻:5R6 10K5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10.5KΩ的电阻;
电阻:5R7 10K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10KΩ的电阻;
电阻:5R8 4K7表示功率为1/8W阻值为4.7KΩ的电阻;
电容:5C7 104表示耐压值为50V、容量为100000PF的瓷介电容器;
上述节能装置40经由本实用新型人再三测试结果,可以达成以下各种功效:
1.当电源在待机(空载)状态下(配合测试机系统状态测试)输入的功率小于1W(Watt)。
2.当电源在待机(0.3A负载)状态下(电脑系统在关机状态下,主机板及其他电子零件的消耗),输入的功率(即单位时间能耗值)小于3W(Watt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清辉,未经叶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