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计算机与天线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3318.0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昇煌;杨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3/02;H01Q9/30;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计算机 天线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固定于可携式计算机上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其硬件轻型化的结构已相当成熟,至今普遍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甚至成为家庭生活的娱乐之一。同时,在计算机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网络借助计算机科技而快速兴起,发展到今日也随着计算机深入每个家庭角落。由于网络无远弗界的特性,人们可经由网络接收到不同类型的信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帮手之一。
在这一波的网络发展,无线技术的加入以及计算机轻型化的成熟发展,更将网络无远弗界的特性发挥到极至,使得用户可经由可携式计算机在不同地方,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无论在室内或室外皆不受有线的限制而享受同样的无线信息或信号接收服务。而可携式计算机为了接收到完整的无线信号,除了计算机内部的硬件及软件设定外,还必须搭配接收天线。
早期一般的可携式计算机由于并无针对无线信号技术上作硬件上的支持,因此必须借助外接式的接收天线来接收无线信号。但对于使用者而言,为了使用无线网络资源或实现其它无线信号的接收,就必须携带额外的接收天线在身边,一旦没了接收天线,根本就无法接收到无线信号来进到所服务的网络。接收天线的另一个缺点是必须再多占用一个USB接口,当使用者对于USB接口需求大时,也会成为一种困扰。
而往后的可移植性计算机在硬件中增加内置天线的支持,同时为了不影响可携式计算机的外观,一般的设计是隐藏在计算机机身的某个位置。虽然这种作法可解决现有接收天线的不便性,同时也不会占用到额外的接口,但这种隐藏式天线在信号接收不良时无法单独调整天线的角度,必须靠使用者同时调整可携式计算机的位置,才能完整接收到无线信号,对使用者而言也是一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于计算机上的可携式计算机与天线的组合结构。通过在可携式计算机的外壳体上组装一个可平贴收纳的活动式天线结构,不但避免影响到该可携式计算机的外观,同时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使天线滑动至壳体外的适当距离,从而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地方接收无线信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可携式计算机与天线的组合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可携式计算机及天线,所述天线具有天线装置及滑板,所述天线装置与所述可携式计算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滑板的一面连接于所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外壳上,且与所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外壳间可相对滑动,所述滑板的另一面上具有容置槽,用于容设所述天线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携式计算机与天线的组合结构,通过在可携式计算机的外壳体上组装一个可平贴收纳的活动式天线结构,不但避免影响到该可携式计算机的外观,而且可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使天线滑动至壳体外的适当距离,从而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地方接收无线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可携式计算机1 屏幕11
凹陷区12 凸条1 3
凸柱131 固定柱14
天线2 外板21
天线装置22 棒状天线221
电子组件222 滑板23
滑槽231 容置槽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筐式多通切换漏斗
- 下一篇:装有斜拉式避震装置的电动自行车